搜索 解放军报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探月精神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贺逸舒 朱柏妍 责任编辑:刘秋丽
2021-12-08 06:22:50

月亮之上,梦想在绽放

■解放军报记者 贺逸舒 朱柏妍

17年来,参与探月工程研制建设的全体人员大力弘扬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不断攀登新的科技高峰,可喜可贺、令人欣慰。

——习近平

今年9月28日,第十三届中国航展在珠海开幕。国家航天局展区,月壤样品展示台前已经排起了长队。

“海上生明月”“明月照我还”,中国航天人满怀对月亮的热爱,赋予了两份月壤诗意的名字。

展台前,好奇的参观者们凑到显微镜上,细细观察。显微镜下,数粒月壤构成了美妙的微观世界。

这不由让人想到电影《我和我的父辈》的《诗》篇中,作为第一代航天人的母亲写给儿子的诗:“渺小的尘埃是宇宙的开始,平凡的渺小是伟大的开始。”

小小一粒月壤,蕴藏着月球无限秘密。探寻月球的秘密,是中国探月工程中许多航天人的梦想。

梦想曾经很远,需要一步一个脚印,拨开荆棘去跋涉。如今,梦想已成为现实。在探索月球的路上,中国航天人的脚步愈发从容自信。

看,月亮之上,中国航天人的梦想之花,已经绽放。

梦想之旅

数千年前,人类就开始观察月球。多愁善感的诗人,将自己的悲欢离合寄托于月亮。一个个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更是让人浮想联翩。那时候,人们离月亮还很远很远。

1957年,前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在全世界引起轰动,标志着人类航天时代已经来临。

1958年,钱学森提出“要到月亮上去”。中国探月事业的种子,悄然发芽。

中国探月事业,是一次梦想之旅。

1978年,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被誉为中国“嫦娥之父”的欧阳自远院士第一次与月亮“亲密接触”。

美国国家安全事务顾问代表美国总统卡特访华,送给了中国一块从月球带回来的石头。这块石头只有1克重。欧阳自远将它一分为二,一半送给北京天文台让公众参观,另一半用来研究。那时候,他做梦都想,如果月壤多一些该多好啊。

对于那时候的欧阳自远来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梦想与现实的距离。

时隔40多年,他的梦想终于实现。嫦娥五号探测器从月球采样返回,成功带回了1731克月壤。

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研究成果发布会上,白发苍苍的欧阳自远感慨:“这是我们用自己的样品攻关出来的成果,我非常振奋!”

探月有什么用?

这个问题从20世纪问到21世纪,从美国问到中国,从嫦娥一号问到嫦娥五号,甚至现在每次直播中,还会有网友质疑。

嫦娥三号成功落月后,《人民日报》刊文回答:执行探月计划,如果仅仅屈从于“有什么用”这样的逼问,只会令中国落后于世界。

一位网民的回答令人拍案:会不起眼,会仰人鼻息,会形成中国人只会刷盘子的刻板印象,会成为贫穷落后未开化的代名词,会慢慢导致没有核心竞争力……

或许,很多人不理解,是什么样的力量,能让叶培建院士将美国“阿波罗计划”带回来的月岩的照片,一存就是几十年?是什么样的力量,能让栾恩杰、孙家栋和欧阳自远三位院士,在别人已经退休的年纪又从头开始,组成中国探月工程的“核心队伍”?

作为探月工程最初的参与者之一,嫦娥一号发射任务01号指挥员李本琪的回答,也许能给出答案。他说:“我们总得为中国人争口气吧!”

探月梦、航天梦、中国梦,息息相关。在探索浩瀚星辰的过程中,探月梦、航天梦永远是中国梦的一部分,航天追梦人用智慧和热情,谱写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繁荣昌盛的新篇章。

红色,是中国人梦想的颜色,总能触动人们内心深处最敏感的那根弦。今天,当我们听到《东方红》,依然百感交集;当我们看到浩瀚太空中升起五星红旗,总会热泪盈眶。今天,我们终于可以自豪地说:“月亮上真的有‘嫦娥’和‘玉兔’,还有五星红旗那一抹中国红!”

摊开时光长卷,中国航天人用一个个坚定的足印,一步步将探索月球的遥远梦想变成现实——

嫦娥一号开启了中国深空探测新领域;嫦娥二号首次实现我国对小行星的飞跃探测;嫦娥三号的“玉兔号”月球车在月球表面留下新车辙;嫦娥四号首次实现探测器着陆在月球背面;嫦娥五号成功实现了中国首次月球无人采样返回。

每一次成功背后,都是无数航天人梦想的集聚。从揽月九天到太空建站,再到跋涉数亿公里着陆火星,中国航天人一次次把中国印记留在太空。漫漫征途,中国航天人的接力从未停止,信仰与希望的力量永远燃烧“续航”。

勇气之旅

2019年1月3日,当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背的一刻,嫦娥四号探测器项目执行总监张熇双手遮住脸颊和眼睛,潸然泪下。站在她身后的叶培建院士则笑着拍了拍她的头。这一幕被摄影师拍下,成了感动无数人的瞬间。

这张照片的背后,是一个惊险的时刻。

在嫦娥四号飞往月球的过程中,工作人员突然发现发动机两个不该打开的阀门打开了,燃料大量流出。“后来我们采取了很多措施,经过千难万险,到最后落月的时候,还有一点燃料剩下。张熇的眼泪一下子就掉下来了,有惊无险。”叶培建院士说。

在中国探月之路上,像这样的惊险时刻并非个案。走一条从无到有的探月之路是何等艰难,如果没有勇于探索的决心,不断攻坚的毅力和直面失败的勇气,很难取得今天的成就。

这是一次勇气之旅。正如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所说:“我们科技工作者就是要直面问题、迎难而上,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

不畏艰辛、勇于探索,这是中国航天人最宝贵的意志品质。

如果将人类探索月球的足迹一一标记出来,就会发现,“嫦娥”着陆的地方,此前从未有人涉足。嫦娥三号首次到达月球雨海西北部的虹湾地区;嫦娥四号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嫦娥五号的着陆地点风暴洋,纬度更是高于其他月球采样地点。

不论是嫦娥四号首登月背,还是嫦娥五号“集群式”突破,一次次“看似不可能”的探索,背后是无数航天人共同的心血结晶。

嫦娥五号任务立项之初,在一次探测器方案评审时,有专家提出这次任务环节太多,风险太大。其实,每一个参与嫦娥五号的航天人都清楚,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11个重大阶段和关键环节,环环相扣,步步惊心。

嫦娥五号任务中,最受关注的环节,莫过于首次在38万公里之外的月球轨道上交会对接,将装有月壤的样品容器从上升器转移到返回器中。

“当时我们最需要的是方便面和一个整夜的觉。”回忆起那段攻坚的日子,轨道设计师刘洲有时候甚至还有点怀念。那时,会议室的灯光通宵亮着,攻关人员为了确定方案不眠不休。虽然辛苦,但与大家一起奋斗的那些日子,刘洲永远不会忘记。

如何突破一个个关键技术难题?如何从无到有建立起一套完备的对接与样品转移系统与硬件测试系统?“总结起来就是四个字,无所畏惧。”对接与样品转移分系统主任设计师刘仲说道。没有任何困难可以阻挡他们的脚步。

回忆起嫦娥五号任务之初的艰难,吴伟仁院士说:“如果当初不能承担风险,往后退了,恐怕就达不到现在的创新高度。”

在嫦娥五号任务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航天局副局长、探月工程副总指挥吴艳华引用了毛主席的“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豪迈诗句。正是凭着这股勇气,中国航天人在更为深远的星辰大海,大胆地留下中国印记。

共赢之旅

2021年10月8日凌晨,嫦娥五号月球样品首篇学术成果发表,立刻在全球引起轰动。研究团队通过对月壤的分析,证明月球在19.6亿年前仍存在岩浆活动,使此前已知的月球地质寿命延长了约10亿年。

这也是以刘敦一研究员为首的国内团队,与国际研究团队合作的成果之一。

有网友感慨,“在浩瀚的宇宙中,寿命都是以亿年为单位,突然感觉地球好渺小,犹如一粒尘埃。”

回顾中国探月全历程,从7500N发动机到“鹊桥”中继卫星,再到嫦娥五号采样返回,中国探月的脚步始终与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重合、叠印。

曾经,中国人通往太空的大门,被封锁了起来。

白发苍苍的院士们,是这条路的开拓者。2007年,当嫦娥一号最终进入环月球轨道,欧阳自远院士和孙家栋院士抱在一起,眼泪直流。那一刻,他们高兴得像个孩子,嘟囔着:“绕起来了!绕起来了!”

一代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让中国的航天之路走到今天。

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火箭系统总指挥黄春平说:“我们中国航天事业有非常大的特点,是独立自主的,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己一个国家干起来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有实力才会赢得尊重,有实力才能合作共赢。

独立自主是前提,开放、和平、共赢是中国坚持的理念。

正如习主席所说,“探索浩瀚宇宙是全人类的共同梦想。”

当嫦娥五号畅游太空之际,在地球上,有许多双“眼睛”在追随着它的足迹。这些眼睛,来自中国,也来自世界各地。

在嫦娥五号任务中,中国与欧空局、阿根廷、纳米比亚、巴基斯坦等开展了测控领域的协同合作。欧空局提供技术支持的一线人员比利格说:“这次任务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这么多年以来从来没有人做到过,完成此次任务就是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刘敦一研究员说,“国际合作是科学发展的必然途径,‘取长补短’并不丢人。”10年前,他曾与国外学者共同研究阿波罗12号带回的月球样品,积累了大量经验。10年后,他邀请国外学者们一起加入到团队中来,拿到样品仅3个月的时间,便刷新了世界对月球的认识。

“我们飞向月球的大门一经打开,深空探测的脚步就不会停止。”探月工程首任总设计师孙家栋院士说。

文昌航天发射场嫦娥五号任务指挥员胡旭东,见证了中国航天从小火箭到大火箭,从低轨道到深空探测,“一步步走来,我们一直在进步,我们的脚步越来越快。”中国航天人正在以更加开放的胸怀迎接世界,以更加豪迈的步伐走向未来。

(图片说明:航天记忆。图片来源于新华社、国家航天局等。金立旺、吕 哲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