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军网专题>>正文

一键点击全团联动 5分钟就能打仗

——南京军区某通信团“智慧军营”探秘
来源:中国军网责任编辑:刘航2014-02-25 16:48

某连士官孙道春入伍前仅有初中文凭,连队根据他的兴趣爱好和求知特点为他设计了“个人成才路线图”,并纳入个人电子数据库,进行持续跟踪培养。在科学的指导下,孙道春成长为全团有名的“兵专家”,2012年荣获全军优秀士官人才一等奖。

如今,全团有15名列兵、百余名士官被纳入“骨干型人才库”,30多名官兵进入团队“尖子人才库”,15人评为专家型人才,一个气势恢宏的信息化“人才方阵”正在崛起。

装备物资“开口说话”设备设施“自知冷暖”

2014年初,一场战斗背景下的联合通信保障演练在野外拉开战幕。

任务下达,部队紧急携装出动。所有战备物资信息在网上实时显现。

机动途中,某分队通信方舱内的交换机机盘发生故障,通信被迫中断。

紧急关头,机盘上的感应模块自动将故障上报至维修中心终端。半小时后,一台新的机盘从就近某通信站运送到该分队官兵手中,通信迅速恢复。

过去,演习途中遇上这样的突发故障,只能依靠现场临时抢修,往往延误时机。如今,“智慧军营”信息联保系统通过“一条龙”保障服务,确保了任务按时完成。

战备仓库,一个个货箱排列整齐。保管员赵斌告诉记者,这些货箱看上去都一样,其实每个箱子都有自己的“电子身份标签”,具有定位、跟踪和管理功能,调取物资只要轻轻一刷便可完成,非常方便。

精确化保障已成为实现打赢目标不可或缺的环节,智慧军营通过信息联保让保障更加高效便利。

让物品学会“开口说话”。他们运用二维码和射频识别技术,将传感器嵌入战备器材室、装备物资库,为每一件器材制定“身份标签”,随时清楚“有什么、有多少、在哪里”。通过射频管理技术对入库、调拨、出库、库存盘点等各个作业环节数据进行自动化采集,实现后装物资联网统调,精确管控。

让设备自己“感知冷暖”。他们在坑道、库房、机房安装环境感应装置,只要坑道、机房的温湿度超过正常值,调温调湿装置就会自动启动,确保机电线设备的正常运转。

“丁零零……”记者采访期间,值班室警铃响起。

“××坑道湿度超标”,值班终端收到100多公里外的坑道报警信息。随即,电脑显示,坑道排湿系统自动启动,10分钟后,湿度值恢复正常,电脑告警消失。

据了解,“智慧军营”投入实际运行以来,日平均访问量1500余次,累计传递消息5万余条,组织网上教学近百次、战备演练50余次,系统总体稳定,效益发挥明显。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