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怀忧患,从血泪中汲取奋进力量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秦超责任编辑:姚远
2015-07-08 03:39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

强国强军需要强化忧患意识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现在,强军的责任历史地落在了我们肩上。要挑起这副担子,必须敢于担当……”习主席深刻指出,“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这就是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

翻阅抗日战争史,每一页都透着6个大字:要强国、要强军!

抗战胜利后,一位国际友人提醒我们:中国大害在弱之一字;国家譬之人身,人身一弱则百病来侵,一强则外邪不入;中国如愿真心与日本和好,不在条约而在自强,盖条约可不照办,自强则不敢生心矣。

一个民族再多久没有流血,也不能淡漠了血色记忆。唐代学者陆贽言:“多难兴邦者,涉庶事之艰而知敕慎也。”敕慎,就是自我告诫与警醒。没有卧薪尝胆、没有常备不懈、没有警钟长鸣,多难不仅不能兴邦,留下的只能尽是苦难。

天下之患,莫大于不知其然而然。对一个国家、一支军队而言,置之死地而后生可贵,更可贵的是识祸患于未萌,时刻保持着面向未来的忧患意识。

现在,我们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和信心。但前进征途并非一帆风顺,变化中充满变数,契机中潜藏着危机。

这种危机,是“马放南山”的醉享太平。我军30多年没有打仗,国民“无敌国外患”的和平麻痹思想渐生渐长,人们爱听利好消息,无论风险多么现实,在潜意识里也会反感或回避,结果对忧患熟视无睹。这种情绪不克服,就会随着和平期的延长而蔓延;这个周期越长,忧患意识衰减度越大,越可能消磨“天生为打仗”的血性和斗志,埋下自满、苟安、忘战、被击败的危险。

这种危机,是面对各种诱惑的信仰迷失。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了,一些人忘记了眼前的好日子是先烈的粉身碎骨、血肉忠魂而换来,面对权力、金钱、美色,没有党性、官德、人格,什么手都敢伸、什么出格的事都敢干,成为“三观”尽毁的“蛀虫”。

这种危机,是意识形态领域对我的拔根去魂。一些“带路党”,披着合法外衣,使用多种伎俩动摇我们的信仰和价值观,妄图在中国搞“颜色革命”“政治转基因”。

这种危机,是日本军国主义妄图死灰复燃。今天,日本右翼势力做着为战争罪行翻案、为军国主义招魂的痴梦,一步步架空和平宪法、解禁集体自卫权……

忧患催生责任,使命呼唤担当。听党指挥、绝对忠诚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要通过能打胜仗具体体现;践行宗旨也不是一个空泛的表态,而是要通过提供坚强安全保障充分彰显。

战争年代,我们说:没有一支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今天,努力建设一支“与中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重要支撑。

准备打仗先向“和平积习”开刀。去年以来,全军深入开展战斗力标准大讨论,广大官兵强化战斗队思想,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各项工作向打仗用劲,不断推动战斗力标准立起来、落下去。聚焦“两个差距很大”“两个能力不够”,全军部队两年多来,举行了百余场实战化联合作战、体系作战和对抗演习演练,始终保持箭在弦上、引而待发的高度戒备态势,确保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一声令下,能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抗战硝烟虽已散去,历史警钟仍在长鸣,中国人民受欺凌、被奴役的因由切不能模糊、更不能淡忘,人民军队要时刻铭记——

能执干戈以卫社稷,可无殇也!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