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格桑花见证了北部战区空军医院健康扶贫的责任和坚守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韩坤 高庆德责任编辑:柴潇
2018-10-30 09:50

夏河县医院领导以藏族礼仪欢迎远赴高原的军医

国庆节前,16岁的甘南州夏河县藏族女学生尕玛草因消化道出血来到县医院就诊。令她没想到的是,为她诊治的是2400公里外来的军医专家邵丽春。尕玛草从当初的问什么答什么,到后来一见到像母亲般可亲的邵主任就露出格桑花一样的笑。

邵丽春是北部战区空军医院(原解放军第463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她此次是跟随医院第17批扶贫医疗队到夏河县医院进行帮建。夏河县地处青藏高原东麓,海拔约3000米,是国家级贫困县,县域内约80%为藏族。世纪之初,一纸对口帮扶协议和责任书,把相距遥远的军地两家医院联系在一起。

帮建初年,当地同行看到,高原反应严重的军医专家边吸氧边工作、每天坚持手术;妇产科专家在十分简陋的产房紧急救护保证母子平安;一批批医疗队员走入牧区为藏胞巡诊送药……军医专家用行动拉直了他们的问号。医院党委从维护民族团结的政治高度看待健康扶贫藏区工作,视责任书为履行使命宗旨的“军令状”。

2016年秋,院长罗夫带队赴夏河与夏河县医院领导签订了第四轮帮建协议,开启“十三五”对口帮建之时,医院将西部健康扶贫纳入年度工作重点,年初计划、年中实施、年终总结。双方共同总结出以“帮理念、帮技术、帮硬件”、以“教学查房、示范手术、技术帮带、牧区巡诊、健康宣讲、现地调研、座谈交流”为主要内容的“3+7”健康扶贫机制。

这一年,年过六旬的医院专家组组长郭宏欣时隔15年后再赴高原,还是边吸氧边工作。带手术、搞讲座、传经验,老专家还着眼长远指导夏河医院制定医疗管理规范。

2017年,医院全军耳鼻咽喉研究中心主任戴嵩手把手帮带藏族女医生索南草,提起这段,索南草感慨不已:“这么大的主任没有一点架子,从点滴处帮带我,比我外出培训学习收获还多。”

虽然是第3次来高原,骨科主任王天胜高原反应还是很重,查房后就吸氧的他仍坚持帮助规范医院的门诊流程、临床操作规范,并为年轻医护人员授课。崇山峻岭、高原缺氧没有阻隔人民军医履行使命的脚步。格桑花盛开时节,一支解放军医疗队走向高原,全力诊治藏族同胞,全力帮扶医护人员。

一位肝包虫的患者,找到了来院帮带的崔勇主任。对这个传染性较强的病症,崔勇主任也没有做过这类手术,但看着患者祈求的眼神,他接连2天到资料室学习肝包虫病的理论知识,最终完成了两例肝包虫的手术,获得满意效果。2年前的一个凌晨,医疗队员赵东旭接到求助电话,赶紧背上医药箱,赶到八公里外的藏胞拉木家为他诊治腹部剧痛病症。4天后,赵东旭又赶来复诊,确定痊愈后才离开。拉木和家人望着赵东旭远去的背影,连声赞叹:“金珠玛咪亚克西(解放军好)!”

情系藏胞四千里,高原送医十七载。夏河县医院院长桑吉扎西能叫出历年医疗队专家的名字。他说:“北部战区空军医院帮扶认真、扎实、负责,帮带效果好得很。医院赠送的救护车14年跑了25万公里……医院还为我们捐赠100多万元的医疗设备和药品,培训医疗骨干40多名,开展新技术120余项,救治危重病人上千人。”军医为民,大爱无疆。夏河县卫健委领导表示:“17年,格桑花见证了北部战区空军医院健康扶贫的责任和坚守,现在夏河县医院稳步发展解放军功不可没。”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