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支招官兵:远离夜训伤病袭扰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牛辉 石敬德 郭冰责任编辑:张曦晛
2016-09-07 08:26

昼夜温差大谨防感冒

【镜头回放】暗夜,该旅装步一营在山林地组织夜间轻武器实弹射击时,一场淅淅沥沥的小雨不期而至。由于接连几天昼间气温超过30℃,营里许多战士夜间训练时着装较为单薄。可没曾想,这场雨竟使山林间的气温骤降至十几摄氏度。第二天一早,该营有5名战士出现了咳嗽咽痛、鼻塞痰多、发烧面热等症状,营卫生队军医诊断其为普通性感冒。

【病因分析】我们所熟知的感冒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普通性感冒,而另一种是流行性感冒。由于温差变化而导致的感冒属于前者。长期组织夜间训练,官兵的身体很容易因为昼夜颠倒、身体疲劳而造成机体免疫力下降。加之野外训练场夜间大都空气潮湿、气温较低,如再出现恶劣天候,官兵很容易因衣物受潮、餐凉露宿、冒风沐雨等原因患上感冒。

【防治对策】每次夜训展开前,应提前告知当地天气情况,并根据天气情况适当增减衣物。饮食方面,应注意多喝水、多吃蔬果和动物蛋白。如苦瓜、桃子、西红柿以及鱼、蛋、奶等。高强度训练后,最好饮用一些淡盐水,遇有气温骤降、阴雨连绵的天气时,应在训练前后多喝一些红糖姜水驱寒。如已患上感冒,则要注意休息,病情严重时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制图:邓方宇

暗夜行动防磕碰崴伤

【镜头回放】盛夏的一天,该旅组织坦克分队进行夜间瞄准训练。坦克四连上士隋淼在微光条件下仍坚持使用昼间训练时的快速登车动作,结果左脚打滑致使左膝盖磕伤,一连几天都不敢屈伸、走路。该旅对夜间训练的磕碰崴伤进行摸底,结果发现这类伤病比昼间训练时发生的频率明显增加。

【病因分析】夜间训练对官兵的视觉、体能都有一定影响,训练中如果不搞好预防措施,不论何种原因,都有可能引发各种磕碰崴伤。如装备操作训练中的磕伤、碰伤,暗夜行军时的崴伤、擦伤等。此外,因训练方法不当导致严重的肌肉拉伤、脱臼、骨折等风险也不同程度地存在。

【防治对策】夜间训练展开前,干部骨干应对相应课目的安全常识进行普及,并组织官兵事先做好热身运动。重点活动手腕、脚踝、颈、腰、膝等容易崴伤、扭伤的部位,并根据训练环境和大纲要求规范训练动作,避免主观大意造成的伤害。此外,训练中应重点对头部、肘部、膝部等薄弱关节进行保护,如坦克兵、装甲步兵车内训练时,应按要求戴工作帽,实装操作或运动剧烈的训练课目,可戴护膝、护肘、护腕、护踝等。如训练中已发生磕碰崴伤,应及时对伤口或患处进行处理,并按医生要求进行后期治疗和休养。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