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图:邓方宇
本期话题
火器伤大多由枪、炮、火箭等武器发射的投射物(枪弹丸、炮弹等)所致。现代战争火器伤发生率最高,是战斗减员的主要原因。实施迅速、准确的战场救护,对及时挽救伤员生命,减少身体伤残、恢复战斗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两年前,由159医院抽组的中国第十二批维和医疗队在南苏丹瓦乌地区,成功救治18名火器伤伤员,积累了战场救护临床经验。本期邀请159医院院长吕宏迪、胸外科主任李庆华结合救治经验,为广大官兵讲解如何对火器伤进行现场急救。
火器伤的特点
从临床来看,现代武器抛射的子弹或炮弹爆炸产生的弹片速度快,火药化学成分含量多,所致的火器伤伤情复杂,战场救护难度大。其主要特点表现为——
伤道复杂广泛。当今世界很多部队普遍采用小口径步枪,这类武器发射的子弹初速快、力度大,所致伤道复杂严重,受损的组织器官广泛。例如,正面贯通伤,看着切口小,出口处却呈开花状。此外,远离伤道的肌膜下也容易出现血肿、出血,甚至肌肉坏死。有时候子弹虽未触及骨骼,但能造成间接性骨折。
伤道感染率高。火器伤通常毁损面广,受污染严重,加之伤员严重失血、脱水、免疫功能抑制等原因,伤道感染率高。一般来说,从受伤到处理伤道的时间越短,效果越好,最好在伤后6-8小时内进行。火器伤后细菌感染的潜伏期为6-8小时,在细菌相对静止期伤后6-8小时内实施清创,是控制感染的最佳时机。
伤道清创难度大。伤道的挫伤区和震荡区犬牙交错,特别是贯通伤和盲管伤,不容易彻底清创,也容易遗漏。如装甲弹爆炸后的高速小钢球,在体内遇到不同密度的组织改变弹道方向,从而形成迂回曲折的复杂伤道,清创极其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