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结节患者的福音:超声小探头气管镜下肺外周结节活检术

来源:福州总医院作者:朱美霖责任编辑:张曦晛
2016-04-28 14:31

近日,医院肺癌早期诊断和微创治疗创新团队在心胸外科杨胜生主任和呼吸内科赖国祥主任、消化内科王雯主任指导下,多学科联合完成3例超声小探头气管镜下肺外周结节活检术(EBUS-GS),这标志着福州总医院肺部结节诊断技术又取得新突破。

首位病例是一位82岁高龄的肺部结节男性患者,一年前体检发现一2cm左右的右上肺结节,随访一年,病灶逐渐增大,因年龄较大,病变部位靠近血管,一直不敢接受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为求确诊结节性质求治于福州总医院肺部结节多学科联合门诊。

入院后,创新团队举行多学科会诊,详细分析患者胸部CT等影像资料,结合患者基本病情综合分析认为,该患者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功能较差且为高龄患者,若行常规的经皮肺穿刺活检术风险较大,且病灶位于肺外周,常规支气管镜检查对于病灶位于气管腔外且气管腔内无累及的结节,要想取得活检标本多依靠操作者的经验予以盲穿、盲夹,活检阳性率无法保证。

团队成员讨论后决定为这名患者实施超声小探头气管镜下肺外周结节活检术(EBUS-GS),由普通纤维支气管镜以及鞘管引导,利用直径仅为2mm的超声小探头进行气道内病变部位定位。

超声小探头可克服传统支气管镜的缺点,能够谈及第五、六级甚至更远端的支气管,达到肺外周病灶,进行活检、刷检、穿刺等多种检查。

经完善各项准备后,由呼吸内科、心胸外科和消化内科医生协同完成检查,取得病灶组织,对该名患者明确了诊断。

超声小探头引导的肺外周活检,突破了传统支气管镜仅能进入较大支气管的技术瓶颈,提高了支气管镜的检查范围,是肺癌早期诊断介入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对肺部结节的诊断更为精准,尤其对肺癌的分期、治疗方案、预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肺部结节诊断的关键是取得病灶组织进行病理诊断,明确诊断能让患者得到准确的对症处理。创新团队这一新技术的开展能够取得肺外周结节、肿大淋巴结的精准定位,大大提高了肺部周围病变镜支气管活检的效率、准确性和安全性,改变肺外周结节大部分需要通过手术才能确诊的现状,大大减少了患者的创伤。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