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医支招:患上“粗脖子病”怎么办?

来源:解放军第306医院作者:段瑞 吴继华责任编辑:胡骏
2016-04-10 09:15

作者简介:解放军第306医院病理科段瑞,吴继华。

甲状腺肿大俗称“粗脖子病”,多数伴有甲状腺结节,这是一种临床十分常见的疾病,其发病原因可能与遗传因素、放射线的接触、自身免疫性疾病及碘的缺少或过量有关。通过高分辨超声检查,正常人群的甲状腺结节检出率可达13%~67%,大多数甲状腺结节是良性病变,一部分人是在体检作B超检查时发现的。无明显症状的良性结节不需要手术治疗,只有约5%~15%是恶性肿瘤,因此,如何准确地鉴别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就显得极为重要。

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ine-needle aspiration, FNA)是在触诊及超声引导下采用细针穿刺甲状腺病变组织,通过抽吸细胞并制成涂片,然后对涂片进行固定、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并做出诊断。

甲状腺FNA主要适用于直径≥1厘米的结节以及结节虽不很大但有危险因素者,此方法操作简便、损伤小、安全经济,与活检相比,更易为病人所接受;与冰冻切片相比,冰冻切片由于冰晶效应常常造成细胞核空亮,呈假性“核内包涵体”,导致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假阳性诊断,造成不必要的根治切除手术,而细针穿刺细胞学避免了这种假阳性诊断。

甲状腺FNA在NCCN指南中已经列为常规,是术前评价甲状腺结节性质最准确及性价比最高的诊断方法,也是多种甲状腺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的有效方法,诊断符合率在80%以上。我院病理科与内分泌科联合开展此技术一年来,已为众多甲状腺结节患者做出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所有诊断为恶性的病例,与术后石蜡切片的报告结果完全符合,使甲状腺恶性肿瘤患者得到了及时的手术治疗,而良性甲状腺疾病患者避免了不必要的手术。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