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传染病专家陈菊梅当选“最美医生”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责任编辑:张曦晛
2016-03-16 09:21

待患如亲——“往她对面一坐,病就好了一半”

陈菊梅从不忌讳传染病人,刚去世的传染病人的病床,换一张床单她就能躺在上面休息;哪怕是被判了“死刑”的病人,她也会想尽一切办法。

63年来,这个出生于浙江天台的江南女子,在病人生死攸关之际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负责!”

1963年的一天,302医院门诊部,一名20多岁的小伙子昏迷在地,头颈向后、四肢僵硬、身体呈反弓形。小伙子已被3家医院拒收,他的母亲跪在地上哀求。陈菊梅赶到后,一边查看一边说:“是乙脑后遗症,赶快收治!”

当时,乙脑后遗症尚无有效的救治方法。陈菊梅依据神经损伤的原理,独辟蹊径,从病人第三、四腰椎管部位,定期注入适量的地塞米松等药物。4个月后,这位担任外语教师的年轻人不仅重返讲台,还活跃在篮球场上。

这就是陈菊梅在国内首创的成功救治乙型脑炎后遗症患者的“鞘内注射法”。目前,这依然是治疗脑炎后遗症的唯一有效方法。

今年41岁的河北商人王永山,2008年来到302医院之前,辗转几家医院花了十多万元,病没治好,但“后事已经交代好了”。也是陈菊梅,确诊了他患的只是“肝血管瘤”,仅需每年复查1—2次即可。“往她对面一坐,病就好了一半。”刚过不惑之年的王永山,恍如再生。

类似这样的事例,只一次,对患者便是“再造之恩”;而在陈菊梅的职业生涯中,却有很多。

品格如梅——“83岁,我也是一名战士”

作为302医院的专家组组长,虽至耄耋之年,但每当国家和人民处于危难关头之际,陈菊梅永远是一名冲锋的“战士”——

2003年初春,非典疫情在我国肆虐。短短3个月,陈菊梅连续创造了非典群防群治工作的五个“第一”:2月12日,她第一个接受了中央电视台关于非典防治的专家访谈;3月6日,她镇定地走进非典隔离病房,主持了北京地区第一次对非典患者的专家会诊;3月19日,她连续作战两昼夜,主编全军第一本《非典型肺炎防治手册》;5月4日,她成为第一批在军队远程会诊中心讲授预防非典感染的专家;5月10日,她在专业杂志上开辟了第一个非典专栏。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为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陈菊梅坚持要去前线:“我同传染病打了一辈子交道,有经验。83岁,我也是一名战士!”到达灾区后,陈菊梅走遍了北川、什邡、绵竹等重灾区提出“完善监测体系、突出防疫重点、实施科学防疫”3项重要建议。302医院政委邢振湖说,如今已87岁高龄的陈菊梅因早期帕金森病,右脚抬不起来,右手关节不能伸直,但她依然坚守在传染病防治一线。

(来源第302医院)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