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洗手日来临,勤洗手赶走八成病

来源:生命时报作者:袁月 瞿晟责任编辑:张兆国
2015-10-15 10:56

在人体的诸多活动中,双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拿、接、取、擦、写……这些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动作,使双手与外界接触的机会更多了。也正因为如此,很多病菌就会乘虚而入,让人们的健康受到威胁。在每年的10月15日———“世界洗手日”到来之际,生命时报特邀相关专家,教您正确洗手。

公交车、地铁门把手、公共卫生间的冲水按钮、鼠标、键盘、手机……如果给双手的行踪做个标记,你会发现其所到之处,都在跟细菌、尘土打交道。

手上的细菌远比你想象的要多!研究发现,一双未洗的手,其皮肤、指甲沟与指甲盖边缘,可能藏有几十万乃至几百万个细菌,这些细菌的种类非常多,几乎所有能引起肠道传染病的细菌,在手上都能发现。另外,各种食物中毒、传染性肝炎、伤寒、霍乱等也能经手传染。

要对付这些病菌,只需要勤洗手,就能第一时间把它们拒之门外。在日前召开的全国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媒体沟通会上,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主任毛群安透露了这样一组数据:勤洗手、洗对手,可以预防80%的疾病,降低50%以上的腹泻,以及1/3的呼吸道疾病,还对预防血液系统疾病、消化道疾病、皮肤病等都有重要作用。对于孩子来说,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更重要。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指出,全球平均每天约有5000名5岁以下儿童死于与腹泻相关的疾病,但只要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其中一半孩子就能得救。

女性手上细菌更多

洗手如此重要,但并非每个人都能正确对待。日前,《生命时报》联合“39健康网”进行了一项有关洗手意识和习惯的调查,从27574名参与者的回答来看,很多人都存在误区。

调查显示,坚持饭前饭后、便前便后洗手的人只有67%,外出回家后不洗手的人超过了40%。对此,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与健康教育系副主任钮文异表示,手上有很多肉眼看不见的细菌,仅凭感觉判断是否洗手是不对的。而如厕前洗手,对女性来说,可减少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几率。

在“洗手时是否使用洗手液、肥皂等清洁产品”的问题上,近六成人只是偶尔用,11%的人从来不用。研究发现,用自来水洗手,能使手上的微生物减少80%,但使用肥皂洗,则可以减少95%。洗手时,应先将肥皂在流水上冲一下,再洗手,否则肥皂表面的细菌会沾到手上。

对于洗手的时间,58%的人表示,每次洗手冲一冲就完事。但实际上,这样并不能达到清洁的作用,每次洗手最好不少于30秒。

洗手后,一半以上的人都选择用毛巾或纸巾擦干。如果是干净的毛巾还好,否则可能沾上新的细菌。最好的方法是甩甩手上的水,自然晾干。

在洗手频率上,调查显示,只有46%的人每天洗手6次以上。专家建议,最好每隔2小时洗次手,以降低细菌密度。对于女性来说,洗手频率可能要更高一些。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生态学和进化生物学系副教授诺亚·菲尔指出,研究发现,女性手上的细菌比男性更多,这可能和皮肤的酸碱度有关。一般情况下,pH值呈弱酸性的皮肤更健康,男性皮肤的酸性程度比女性更高。此外,女性皮肤更易分泌油脂,经常使用保湿化妆品、皮层薄等,都会影响细菌在皮肤中的数量。

洗手5个关键字

要想把手洗干净,方法很重要。洗手时要牢记5个关键字:湿、搓、冲、捧、擦。

湿:用流水打湿双手。

搓:第二步将洗手液或香皂、肥皂涂在双手上,先五指并拢、手心搓手心;再手指交错、手心搓手背;然后手指交错,手心搓手心;两手互握,互相搓擦;一只手握对侧手指依次搓擦;指尖搓擦掌心。这样,对容易忽视的指尖、指缝等部位都进行了搓洗,保证了洗手的有效性。

冲:用流动的清水将手冲干净。

捧:双手捧水,将水龙头的开关冲干净后关上,以避免脏手摸过开关后,干净的手又触摸开关,导致交叉感染。

擦:用干净的毛巾或纸巾将手擦干,或者自然晾干。

8个场合及时洗

除了我们熟知的饭前便后要洗手,去过以下一些场合,也需要及时洗手。

1.佩戴隐形眼镜、吃药、往伤口上涂抹药物之前;

2.如果家里有婴幼儿,在抱孩子、逗孩子玩以及喂孩子食物之前;

3.户外运动、玩耍后;

4.去超市或商场购物后;

5.在人多车多的地方,与陌生人有肢体接触后;

6.接触过公共物品,如电梯扶手、按钮,门把手、公共电话后,特别是医院里的公共设施;

7.接触过宠物后;

8.做完大扫除,摸过钱币后。(生命时报特约记者 袁月 瞿晟)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