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术前讨论
日前,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泌尿外科在腹腔镜下,为一名胡桃夹综合征患者,植入事先利用3D打印技术“量身定做”的钛合金多孔静脉血管外支架,为受压的左肾静脉支撑起一条“生命通道”。经文献查新显示,该术式系世界首例。
胡桃夹综合征也称左肾静脉受压综合征,是指左肾静脉回流入下腔静脉过程中,在穿过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形成的夹角时,由于夹角过小而受到挤压,引起左侧肾脏和生殖器官损害,患者因此会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16岁的中学男生魏超(化名)正是这样一位患者,3年前开始出现莫名的腹部疼痛,多方求医未果。来到唐都医院后,泌尿外科张波副主任详细询问病情后,考虑为胡桃夹综合征,以间断左侧腹部疼痛及左侧阴囊内团块3年收住入院。查体及相关检查发现左侧精索静脉重度曲张、镜下血尿、精液化验异常;B超、CT血管造影结果显示: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变小,约16度,左肾静脉局部受压、管腔变窄。
确诊后,泌尿外科王禾主任与张波副主任等详细讨论患者病情,研究治疗方案。目前,对于胡桃夹综合征的外科治疗主要有:左肾静脉下移-下腔静脉端侧吻合术、自体肾移植术、肠系膜上动脉切断再植术、血管内支架介入治疗等。这些手术方法有的创伤较大,甚至会造成极为严重的并发症;有的手术效果不确切,容易复发。虽然可采用人造血管替代血管外支架,但抗压强度等尚不能满足治疗要求。广泛查询发现,目前国内外还没有治疗该病专用的、支撑强度高、个性化设计的血管外支架出现。
充分的医学论证后,专家们决定为该患者量身定做一个钛合金血管外支架并植入到体内。在与唐都医院超声诊断科曹铁生教授领导的医学3D打印研究中心充分讨论患者病情后,张波副主任与3D打印中心杨冠英技师、王臻博士历时1周,共同设计并3D打印出手术将要使用的钛合金血管外支架。在对支架进行了一系列严密的医学处理后,张波副主任率领手术团队在腹腔镜下将其植入至患者体内,使左肾静脉从该支架内通过,消除了静脉受压现象。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该治疗方式是对胡桃夹综合征外科治疗的一次大胆创新。与传统手术相比,3D打印技术的新方法具有创伤小、可个性化定制、减压效果可靠等优势,为广大患者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