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炸肺、心碎了 这些话都有医学根据

来源:扬子晚报责任编辑:张曦晛
2015-09-03 08:02

南京探访

笑掉下巴? 打哈欠也会……

南京市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颞下颌关节门诊主治医师施佩花告诉记者,笑掉下巴,其实就是下巴脱位了,医学上有专业术语叫做髁状突脱位。

“不仅仅是大笑,在打哈欠的时候,也容易发生下巴脱位。”施医生告诉记者,原因就是过度张口诱发的。人们的张嘴和闭嘴是通过下颌关节的活动来完成的,这种运动有一定的限度,如果超出它的活动范围,就会出现脱位。

在门诊当中,这种症状在老年人比较多见,这是因为老人下颌关节不稳,关节韧带松弛,肌张力降低。“通常在中风的老人身上出现得比较多,这类病人因为脑部缺氧,经常打哈欠,有可能造成下巴的脱位。”施佩花医生说,也有一部分年轻人,本来颞下颌关节就不好,加上关节过度运动,容易造成脱位。

在临床上有的人还会“习惯性脱位”,“一天下巴要掉几次的都有。”施医生说,前几天就遇到一个病人,刚刚帮他把下巴复位了,还没走出医院大门,打了个哈欠,下巴又掉了。

特别提醒

高血压心梗病人等

你们最好别大笑

本身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的患者,要避免情绪的波动,不宜纵声大笑。南京市口腔医院的专家表示,这类人群在大笑时,容易使交感神经高度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进而引起血管的收缩、血压升高,容易诱发脑溢血或是心肌梗死。

脑溢血患者、心梗病人发作和恢复期也都不宜大笑,以免使病情恶化造成生命危险。另外,同样是因为腹压的原因,尿道或肛门括约肌松弛的人,也不宜经常大笑。这类人群在大笑时,腹压会增高,会造成大小便失禁。

专家提醒说,中老年女性以及偏瘦的人群更容易下巴脱臼,这类人群注意不要张口过大。

另外,避免一些引起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的活动,如长时间嚼口香糖、咬手指甲和磨牙。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