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中国好军医>>健康话题>>中医养生 >>正文

说说膏药

来源:中华中医网责任编辑:连景宇2014-09-29 14:08

贴膏疗法是中医临床中常用的外治方法之一,它是遵循中医辨证论治及中药的功效、主治与归经的原则,充分调动药物互相协调为用的效能,组成多味药物的大复方,以发挥药物的良好效果。由于膏药直接敷贴于体表,而制作膏剂的药物中大多气味俱厚,再加入辛香走串的引经药物,通过渗透入皮肤,内传经络、气血、脏腑,起到调气血,通经络,散寒湿,消肿痛等作用。由于贴膏治病,操作简单,取材方便,费用低廉,安全无痛苦,因而最易被人们所接受,加之贴膏治病范围广泛,早已成为人们最易接受的治疗方法,特别是常患颈、肩、腰、膝痛等慢性劳损性疾病的中老年人,对膏药更是情有独钟。

膏药的由来和作用

用膏药外敷治疗疾病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人类的祖先就发现用某些植物的树叶、树皮或草茎之类来贴敷伤口或疼痛部位,可以减轻疼痛或止血,甚至能加速创伤的愈合,通过经验的不断积累从而产生了贴敷疗法。在马王堆出土的帛方《五十二病方》现存283方中,就有用于贴敷的方剂,这也是贴敷疗法的最早文字史料。在我国秦汉时期出现的医学经典《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难经》等著作中都有关于膏药疗疾的记载,当时在中医用药的五大剂型中,膏是其中之一。膏药的性能、气味、厚薄、归经及药理作用,直接影响着治病的效果,不同的疾病有各自相对应的药物组成配方。正因为贴膏疗法突出了中医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特色,所以至今在临床各科的治疗中也占有一席之地。

现代医学也非常重视研究贴膏疗法,证明贴于体表的膏药能较好刺激神经末梢,通过反射以扩张血管,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改善病变周围组织的营养,达到消肿、消炎、镇痛的目的。有研究认为膏药能通过贴敷于患处的肌肤,渗透达到皮下组织,在病变局部产生药物浓度的相对优势,而发挥出较强的药性作用。膏药中有些刺激性较强的药物还能通过神经的反射,调节机体功能,促进抗体的形成,从而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同时药性还能通过皮肤的黏膜,经过血管或淋巴管进入循环,产生全身性的药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