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便常规
在日常调护上,家长应经常观察宝宝的尿液和粪便情况,大致判断宝宝的内环境情况。肉眼检查大便情况,一般就可大致了解宝宝的消化情况:
(1)大便臭秽,提示蛋白质消化不良;
(2)大便酸抽或带泡沫,提示淀粉类食物消化不良,引起肠内发酵旺盛;
(3)若大便外观呈奶油状,则表示脂肪消化不良;
(4)粪便中的奶瓣(即乳凝块),多是未消化的脂肪与钙或镁化合成的皂块,若量不多,一般没有临床意义。
粪便的颜色和其中所含胆汁的化学改变有关。
人乳喂养时粪便偏酸性,可因氧化性细菌的作用,氧化为胆绿素,使大便略带绿色。牛乳喂养时大便偏碱,可使胆红素还原为无色的粪胆原,故大便色较淡。
若牛乳喂养儿大便呈绿色,表示肠蠕动加快,或肠道有炎症,是腹泻将至的象征。
若胆道有梗阻,则大便呈灰白色。
大便呈黑色为上消化道有出血,或服用铁剂、铋剂所致。
大便正常或稍干表面带有血丝,多系肛门裂口或直肠息肉引起。
若出血外,有大量粘液而粪质极少,同时伴有阵发性哭闹,可为肠套叠的表现。
若为脓血稀便,则应考虑为痢疾。
若带有粘液或如蛋花汤样的大便,则可考虑为“秋季腹泻”。
便常规检查主要是看白细胞、红细胞、细菌、寄生虫等。当大便检查出有红、白细胞在“+”至“++”以上,就可以认为是菌痢;只查出白细胞,说明是肠炎;只查出红细胞者,多半是肛裂或直肠息肉;检查出虫卵,则可从大便中查出蛔虫卵等。
此外,大便隐血试验阳性,提示消化道有出血倾向,若结果时阴时阳,则消化道溃疡的可能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