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颖彬在分析病情
哪怕患者只有1%的希望,也要尽100%的努力去救治。即使患者的亲人放弃了,我们也决不能放弃!
2013年7月的一天,一名1米8高的帅气小伙子来到肖颖彬的诊室,未及说话,先深深鞠下一躬:“肖主任,谢谢您!”
肖颖彬正疑惑间,陪小伙子一块来的家人笑着说:“肖主任,您不认识了吧?他是张新扬啊!”
听到这个名字,肖颖彬恍然大悟:“啊,你长这么高啦?”张新扬的妈妈拿出一张录取通知单告诉肖颖彬:“是啊,肖主任,新扬刚刚接到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我们第一时间就想到要来给您报喜!没有您,就没有新扬的今天啊!”
时光要回溯到1996年底——
当时,肖颖彬所在的心外科收治了3个1岁左右的复杂先心病患儿,张新扬就是其中之一。入院时他已经1岁多了,但身高体重仅跟3个月大的孩子差不多,新扬妈妈说,刚开始不知道孩子有先心病,只知道他比别的孩子脆弱,动不动就感冒,更让人害怕的是,孩子不能哭闹、也不能尽情嬉笑,甚至吸奶稍微用力就会出现昏厥。后来,检查出孩子患有法洛氏四联症,一种心脏有4种畸形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此时,孩子病情已经发展到非常危重的程度,多次出现呼吸循环衰竭,生命危在旦夕,只有手术才是孩子唯一的出路。和他一同入院的另外两名患儿情况相同,此前他们均辗转多家医院,无人愿意实施手术。因1岁左右的先心病患儿全身血量少、心脏小、组织细嫩,操作异常困难。
面对生命垂危的孩子们,肖颖彬决定冒风险闯禁区。医院组织相关科室会诊,部分与会人员反对说:“风险太大,一旦失败很难向家长交代。”还有人好心劝肖颖彬:“你刚当科主任没多久,这种没把握的手术,失败了会影响你的前途啊。”面对大家的劝告,肖颖彬却说:“虽然手术失败对自己辛苦打拼起来的事业有影响,但作为一名医生,应该将病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而不能考虑其他。哪怕病人只有1%的希望,也要尽100%的努力去救治。”
为确保成功,术前他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精心设计多套手术方案,先后为3名孩子实施手术。术后,他7天7夜寸步不离守护在监护室,终于使孩子们脱离生命危险。
3个孩子中,张新扬的过程最惊险。他的手术从早上8点做到下午3点才完成,术后当天,监护仪显示孩子生命体征正常,可到了深夜一点半,孩子血压突然急剧下降,心脏骤停,此时再送手术室抢救已来不及了,一直守在监护室的肖颖彬当机立断,打破抢救常规,通知手术室人员速到监护室配合床旁急救。他带领医护人员在孩子的监护床边拉起一个布帘,搭成一个临时手术室,就地进行开胸抢救。打开胸腔后,肖颖彬发现在孩子的心包外缘,有一根缝线有点压迫血管,立即将这根线剪掉,孩子血压马上就呼地一下升上去了,证明肖颖彬找准了孩子病情突然变化的关键,医护人员们信心大增,迅速展开下一步急救。到凌晨4点,抢救终于取得成功。一直守在监护室门外目睹这惊险一幕的新扬妈妈,早已泣不成声。因抢救及时,孩子幸免于难,最终康复出院。
新扬当初入院时叫“张天扬”,出院时一家人不知道怎样感谢肖主任,就将孩子的名字改成了“张新扬”,以此表达对新桥医院心外科和肖主任的终生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