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为孩子的体质、健康埋下隐患?
记者走访太原市一些学校了解到,在应试教育没有得到实质改变的情况下,家长、学校对孩子的体育锻炼无暇顾及。
“孩子的作业多得写不完。经常是前半夜睡觉,后半夜起来写作业,这才是一个三年级的孩子。”太原市迎泽区一家小学的学生家长赵琳华说,长期的课业负担过重,引起孩子情绪变化,孩子甚至反问:“我为什么要做这么多作业,你们大人却能看电视?”
对此,山西财经大学教师赵建会认为,教育主管部门考核学校,学校考核老师,重重考核之下,教育偏离了原点,体育锻炼实际已无足轻重。
在应试教育压力下,一些学校的体育课还经常被别的“主课”占用,体育老师的严重缺编影响了体育课的开展。太原市某小学全校有30个班近2000名学生,但只有5个体育老师,其中3个专职2个兼职,出现了其他科目老师必须每周兼职带一节体育课的现象。
对孩子的过度保护也不利于增强体质。记者走访太原市多家小学发现,许多以前有的体育课内容现在已取消,如单双杠、跳箱、跳马、联合器械、秋千等,体育课只剩下跑步、跳绳、仰卧起坐等一些不易出安全问题的项目。至于足球、篮球等深受孩子们喜爱的项目,更是少之又少。
一些受访的老师和家长认为,这种情况并不是大家愿意看到的,但他们只能游走于孩子的体质和教育考核体制之间,随波逐流。他们期盼,这种局面能尽快有所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