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中国好军医>>名医推介 >>正文

陈菊梅:“一代名师”的五味人生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杨清仁 黄显斌责任编辑:高晓莲2011-07-14 08:16

 

陈菊梅教授正在听取某集团军首长介绍防疫工作情况
 

对以低酶出院的病人,她进行了信件随访。自己花钱发了200多封信进行调查,问他们出院后转氨酶正常没有?如果正常了,是吃什么药正常的?但因当时国内社会气候的影响,她只收到4封回信,哪种药物有效,无法继续探讨。同样,第二条路也走不通了。

她又把探索的目光投向地方医院,并亲自走访了一位教授,想咨询一下他们对降酶有什么好办法。教授听说五味子可以降酶,但他们用五味子降酶却都未能降下来。这样,第三条路又走不通了。

陈菊梅没有泄气,又把研究的目光转移到了本科病人身上。恰在此时,一位先后7次住院的六旬老人引起了她的注意。她问:“以前您的转氨酶多次升高,都是吃什么药降下来的?”老人说:“我每次转氨酶波动时,都伴有睡眠不好。现在只能靠安眠药入睡。吃了药才觉得舒服,转氨酶也才能降下来点。但一停药就又升高了。”说者无意,听者有心。陈菊梅又问:“您吃的是什么药,哪里生产的?”老人回答:“我吃的是上海某制药厂生产的安眠片。”陈菊梅就让老人拿出说明书来,一看,该药成分中有五味子。

又是五味子!难道这五味子就是降酶的有效药物吗?为什么地方医院及本院用五味子降酶却未能降下来呢?浓厚的兴趣,使陈菊梅瞄准五味子,开始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陈菊梅起初直接用五味子煎汤让病人服用,结果证明这样用五味子不能降酶。它的有效成分在哪里?陈菊梅带着药房的同志,把五味子的浆果烤干磨成粉,再加上茵陈、大枣、蜂蜜,做成两钱重的蜜丸,陈菊梅给它取名叫“肝得安”。为了观察“肝得安”的疗效,陈菊梅先让转氨酶在200左右的9位病人试服,结果服药后第一周,有3位病人的转氨酶降至正常,第二周又有4人降至正常,另外两人也有所下降。这一令人欣喜的试用效果,引起了全院上下的密切关注。经院里研究同意,又在全院范围内扩大了使用“肝得安”,先后共有280多位病人服用,进一步肯定了“肝得安”蜜丸的降酶效果。

精益求精,是陈菊梅做事的一贯原则。后来,她又把“蜜丸”从1号丸一直研制到8号丸,分别研究了五味子的皮、肉、仁等及其不同方法提取物,确定其有效降酶成分在仁的用醚提取物中,后来又精加工成“滴丸”。紧接着,陈菊梅以“302医院二科”的名义,在1973年第9期《新医药学》杂志上发表了试用五味子降低转氨酶的学术论文,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关注,自己也尝到了甜蜜的滋味。从此,陈菊梅成为首先发现并试用五味子成功降酶的第一人。

让陈菊梅做梦也想不到的是,自己在身处逆境中研究出的这一成果,却招来了某些人的非议。有人说这项成果是“骗人的”,甚至借停药后转氨酶出现“反跳”,而一概抹杀了五味子的降酶作用。对此,背着沉重“精神包袱”的陈菊梅除了遗憾和心酸之外,既没有过多地计较什么,也没有停止创新的步伐。

心里装着病人的陈菊梅,总想尽快自己的研究成果为更多的病人解除痛苦。论文发表前后,一些军内外兄弟医院或科研院所的同行特地来向她请教,她都毫不保留地作了介绍。过了一段时间,某药物研究所把从陈菊梅这里学到的“成果”进行了“加工”,并与某药厂联合起来,最终合成了“联苯双脂”,成为国内外公认的降酶药物,并一直延用至今。后来,该药获得了国际金奖。栽种果树的人,不一定能吃到果实。为此付出了巨大心血的首研者陈菊梅,只能在心里表示欣慰。只要是对传染病人有利、有效,也就“心安理得”了。

从1970年初让陈菊梅“老实交代历史问题”起,一直到1979年党组织给她作出“无历史问题”的结论止,是陈菊梅一生中最艰难、最心痛的10年!这10年,她忍着巨大的身心痛苦,潜心研究五味子的降酶作用,并获得成功,真的品尝了人生的“五味子”——酸、咸、苦、辣、甜。

她创建了全军第一个临床乙脑实验室,出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的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人比较多,仅1980年一年,302医院就收治了100多例。对这类急性传染病人,治疗要求高、难度大,而我国当时临床上使用的治疗乙脑的药物,有几十种之多,但疗效都不确切。如何从这么多的药物中筛选出疗效较佳的药品,进一步提高乙脑的治疗效果和速度?是当时临床上遇到的难题之一。对此,担任科主任的陈菊梅动了不少脑筋,费了许多心思:能不能结合临床工作搞些实验研究呢?可不可以在本科内搞个实验室呢?……

恰巧就在这个时候,曾与陈菊梅主任一起工作过的医务部助理员王永怡,找到了陈菊梅主任,把自己的一点发现说了出来:“最近一段时间,我对国际临床医学杂志作了一些调查统计,发现1976年与1966年前相比,临床医学出现了两大特点,一是单纯报告临床经验总结的学术论文少了,而临床实验研究的学术论文增多了,而且占到杂志论文篇数的2/3以上;二是临床医生不只是单纯地看病、开方,而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身,走全面发展的道路。”王永怡还说,我从国外医学文献资料中还得到一个信息:“临床用药必须有物理、化学和动物实验的支持。否则,不能旁证临床用药的疗效。”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