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中国好军医>>名医推介 >>正文

陈菊梅:“一代名师”的五味人生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杨清仁 黄显斌责任编辑:高晓莲2011-07-14 08:16

 


陈菊梅教授接诊患者
 

首次在院内切开气管挽救了麻疹患儿的生命,却引来一场“争论”

在陈菊梅的心目中,病人始终高居首位。她整天想的,就是如何快速、高效地治病救人。她常提醒下级医生说:“有些病人的病情变化是很快的,如果耽误了救治时间,就会酿成无法挽回的后果。”有一次,她组织抢救一名危重病人时,连续三天三夜不下“火线”。忙到后半夜,实在累了、困了,她就在病区的“通过间”里或办公室的地板上,随便铺上一张凉席,稍微打个盹儿,以便恢复一下体力,一有情况叫醒她后,便可立即投入战斗,直到病人转危为安。

上世纪60年代初,有位两岁患儿急诊住院,医生查体后,立即请教陈菊梅如何处理。诊治小儿传染病经验丰富的陈菊梅赶来一看,便诊断为麻疹。经过认真检查,她发现患儿喉头水肿已很厉害,呼吸十分困难。以前碰到这种紧急病情,都是外请喉科医生来院立即切开气管救人,可当时远水解不了近渴,再耽误时间,患儿一口气憋住,说不行就不行了。陈菊梅根据自己积累的经验,当机立断:“我们自己动手,立即切开气管救人,万一出了问题,我负责!”她和施树玉医生一起,动作十分利落地给危在旦夕的患儿做了气管切开手术。

患儿得救了,在场的医护人员和患儿的父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患儿的父母十分感激地说:“太谢谢你们了!我们的大女儿就是因为不慎得了肺炎而抢救不及时死去的。这次小女儿得病这么急,多亏陈大夫动手早、救得快,要不,小女儿的命也没了!”

患儿转危为安后,陈菊梅并没有放松警惕。她及时指示病区的医生和护士严谨细致地做好后续工作,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精心治疗、护理,直到患儿痊愈出院。

然而,谁也没想到,陈菊梅在302医院首次切开气管成功抢救麻疹患儿的消息传开后,在部分同行中引起了一场应该“横切”还是应该“竖切”的“争论”,说什么的都有。

从不在乎别人褒贬的陈菊梅,听了这些议论之后,心里依然十分坦然:救命就得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动作慢了就来不及了,用哪一种切法最好,根本没有时间、也容不得去细心推敲。如果再琢磨一会儿,或再讨论一阵子,孩子一口气出不来,就有可能被活活憋死。为了救命,冒点风险也值得!

抢救脑炎后遗症昏迷病人,她首创了“鞘内注射法”

1963年的一天,302医院门诊部挂号室门前,躺着一位年轻的男病人,只见他嘴唇紧闭,两眼呆滞,四肢僵硬,全身痉挛,头颈直勾勾地弯向后背,身体呈反弓形,处于昏迷状态……

病人家属介绍,他们是特地从辽宁沈阳赶来北京求治的,但先后有3家大医院都不敢收治。无奈之下,他们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来到了302医院。

值班医生一时拿不定主意,便请来时任科副主任的陈菊梅。在场的医护人员和病人家属一下子把目光都集中到了陈菊梅身上。陈菊梅俯下身去,仔细审视完病人,又沉思了一会儿,才抬起头来平静地对值班人员说:这是脑炎后遗症,病人再也拖不起了,赶快收下救治吧。

病人住院后,陈菊梅等花费了大量心血,查阅了许多资料,甚至整夜都在思考救治方案:如果给病人全身用药,副作用会很大;如果局部用药,副作用就会少一些,但从什么部位给药最合适呢?这样用药后,效果会是什么样子呢……陈菊梅把各种方案进行了通盘考虑,又逐一权衡了利弊得失,最后和王凝芳等医生一起商量,决定大胆创新,独辟蹊径,从病人的第三、四腰椎管部位,定期注入适量的地塞米松等药物……一个月后,病人僵硬的肢体逐渐松软了,呆滞的眼睛又能转动了。陈菊梅等继续观察、研究,调整药量,使病人的病情日渐好转。4个月后,这位担任外语教师的年轻人又走上了讲台,并活跃在篮球场上。

首次使用乙脑“鞘内注射法”的陈菊梅在事后总结时说,作为医生,遇到疑难病症并不可怕,只要尽力而为,千方百计,大胆创新,谨慎从事,就有成功的可能。正是靠这种大胆创新的精神,陈菊梅后来又有了一个“首次”,这就是在国内首次使用“免疫诱导剂”加“胸腺素”,治疗乙型脑炎发病早期的病人,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