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医改办公室负责人表示,在过去的一年里,各地和各部门积极配合、共同努力,紧紧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稳步推进五项重点改革,医改成效不断显现。
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不断完善
●全国基本医保参保人数超过12.6亿
●新农合参合率持续稳定在90%以上
去年,医保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全国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参保人数超过12.6亿人。职工医保和城镇居民医保参保人数达到4.29亿人,在2009年的基础上增长6.8%,提前完成了参保人数达到4.1亿的目标;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参保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新农合参合人数达到8.34亿人,参合率持续稳定在90%以上。
同时,医疗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去年,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年80元提高到120元。城镇职工医保、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最高支付限额普遍提高到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左右。
基本药物制度在基层稳步推进
●60%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已实施该制度
●群众基层就医费用下降负担开始减轻
去年,基本药物制度建设在继续扩大覆盖面的基础上,完善基本药物采购机制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配套推进基层机构改革,制度实施成效逐步显现。
全国已有60%左右的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已经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安徽、江西等8省(区、市)率先在全省范围内推开。同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成效进一步显现。通过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后价格平均下降30%左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普遍呈现出门诊次均费用下降、住院日均费用下降、门诊人次上升的“两降一升”的良好势头,群众基层就医负担开始减轻。
基层医卫服务体系建设加强
●1.6万基层医务人员参加转岗培训
●乡镇卫生院招聘执业医师9000名
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体系进一步完善。在2009年建设的基础上,去年中央又安排资金支持了近900个县级医院、1620个中心乡镇卫生院、1228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11250个边远地区村卫生室建设,极大改善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条件,医改实施方案预定的建设任务提前基本完成。
各地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全面启动实施,逐步提升基层人员服务水平。1.6万基层医务人员参加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村卫生室医务人员在岗培训广泛开展。同时,为乡镇卫生院招聘执业医师9000名左右,为中西部乡镇卫生院招收的5000名订单定向培养免费医学生已经顺利入学。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有新进展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15元
●农村妇女住院分娩率超过96%
各省(区、市)人均15元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落实到位。全国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分别达到48.7%和38.1%,全国孕产妇、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分别达到84%和81.5%,农村妇女住院分娩率超过96%。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规范管理工作进一步推广,3550万高血压患者、919万糖尿病患者和170万重性精神病患者得到规范化管理。
各地继续实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15岁以下人群乙肝疫苗补种、育龄妇女“两癌”检查、白内障免费复明手术、改炉改灶和改厕等7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效组织实施,超额完成年度预定任务,有效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新增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项目实施顺利,累计完成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2400例左右,阻断率超过75%。
(据新华社北京2月1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