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掉书生气 练出兵样子
——记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国防生当兵锻炼
4月上旬,驻闽某团迎来了一批稚嫩的“新兵”——厦门大学、集美大学的百余名国防生,他们即将展开为期两个月的当兵锻炼生活。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国防生开创了国防生“3.5+0.5”的培养模式,注重打牢国防生初入军营“兵”的素质,培养国防生逐步树立“官”的思维,为将来任职打下坚实基础。
此次集训,正值军改初期,各级党委领导高度重视。为此,团党委多次召开协调部署会,统一思想、集中筹划,成立以团长、政委为组长的集训队领导小组,从各营选调优秀干部骨干担任集训教练员,充分保障集训队训练生活。紧紧围绕团首长提出的“全程严格管控、科学组训、干部带头模范”的要求,集训队将日常管理等同于基层连队,将国防生等同于普通一兵来教育。
从校门入营门,这群国防生脸上还稍显稚嫩,说话行事都带着书生气,两眼透着对基层部队的好奇,集训队干部骨干看在眼中、记在心头。集训期间,干部骨干针对国防生存在的漏洞与不足,解决短板问题。队列训练场练“气质”,干部骨干科学组训,从两脚的动作到眼神的专注,确保练出军人样子;战术训练场练技能,干部骨干示范教学,一对一辅导,在“人皮”与“地皮”的较量中逐步形成战术思维,确保练就打赢本领;体能训练场练血性,学员个个虎气十足,由身体上的强健到思想上的“争强好胜”,确保磨掉书生气;日常生活练养成,严格要求内务卫生,严格执行一日生活制度,从穿衣戴帽到遵规守纪,确保强化军人意识。几天下来,国防生转变十分明显,走路有了兵样儿,训练有了拼劲儿,逐渐适应了基层生活。
在积极响应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号召的背景下,团队对于国防生的到来提出了互帮互助、各取所长的要求,既给国防生烙上基层野战部队的烙印,也利用国防生的创新思维为开展工作注入新的活力。4月11日晚,二十余名国防生为士兵考学人员进行辅导授课,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在团队开展安全大讨论活动中,集训队组织国防生按照“一人一案例、一案例一剖析”的讨论形式,形成23条安全防范规范,拓展了安全教育的新思路。
随着军改深入,部队对于人才的需求更趋于多元化、高层次,国防生作为军队人才的重要来源,具有思维活跃、视野开阔等特点,但目前国防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基层经历空缺、任职能力不足,集训队对症下药,确保国防生们理想信念更加坚定,能力素质实现突破,真正成为部队需要的人才,为强大国防注入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