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名称升华意志力量
“艰苦长征路”项目是这次比武的一台重头戏,6名参赛队员以尖兵班的身份,全身战斗着装,负重25公斤的背囊,在10公里地域内定向奔袭,完成通过染毒地带、卫生与救护、防敌侦察等课目考核。
烈日炙烤下,闷热的空气让人呼吸都要比平时快半拍,比赛进入最后阶段,大家大踏步前进,沿途遍布着呐喊和嘶吼声,充盈着让人震撼和感动的浓浓气息。
国防生任健利冲过终点的一刻倒在地上,十余分钟一直处在昏迷状态。醒来后他告诉记者,比赛还剩两公里时双腿已没有知觉,硬是拧着一股劲撑到最后,“每每在自己感觉坚持不住的时候,就会想到当年红军战士在长征路上,面临恶劣条件仍能势如破竹冲破层层围追堵截,浑身上下每个细胞都顿时兴奋起来!”
如何引导国防生将红色传统融入携笔从戎的实践,进一步向实战看齐、向打赢聚力?这次比武为驻校选培办提供了探索的机会,也帮他们打开了思路。在从日常军政训练中抽取班队列指挥、战术基础、手榴弹投掷等8个课目的基础上,又从军队英模和感人故事中取材,设置了“抢险救灾”、“铁人五项”、“沂蒙六姐妹”等5个团体项目,使这次比武的“军”味更浓、“战”味十足,更加符合军人“能打仗、打胜仗”的时代要求。大家感慨:通过备战和比赛,对于比武项目名称背后的寓意有更深的体味,既得到了身体素质的万般锤炼,更经受着思想意志上的深刻洗礼。
国防生邵鹏入校前曾亲眼目睹过解放军抗洪抢险的情景,为他们的英勇行为赞叹不已,这次大比武中的“抢险救灾”项目深深吸引着他。每天扛着30公斤重的沙袋和圆木在操场上来来回回,别人看来索然无味,邵鹏心中却满是兴奋:“想到肩头这个沙袋就要堆上滞洪的堤坝,阻挡肆虐的洪水,就会越跑越有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