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网北京4月4日讯 学习雷锋好榜样,传递青春正能量——中山大学国防生“学习雷锋月”活动纪实
火红三月创优争先,雷锋精神薪火相传。自三月初启动“学习雷锋月”以来,中山大学国防生团委、学生会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学雷锋、做楷模的主题实践活动,旨在坚定国防生理想信念,激励其人心向善,并充分发挥国防生在建设“公益校园”中的模范带头作用。一个月的志愿活动受到普遍全校师生的普遍好评,而国防生们则表示,好事要做千千万,爱心没有终点站;学雷锋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一、借助多元媒体,营造浓厚氛围
首先把传统宣传工具黑板报作为学雷锋的重要载体,组织国防生开展学雷锋主题板报比赛,板报内容丰富多彩,有的回顾雷锋的事迹,“高唱”歌颂雷锋的歌曲;有的寻找雷锋的足迹,讲述身边的雷锋故事——一个个鲜活的雷锋印刻在黑板上,出现在大家的视野里,成为国防生心中的楷模。国防生宣传栏、文化室和网站都成为弘扬雷锋精神,开展主题教育的主阵地。
其次将微博、微信、人人网、QQ群等新媒体作为宣扬雷锋精神的重要阵地。用小小微博点燃千万人梦想,传播凡人善举凝聚起广泛共识;通过开设微信公共账号、人人公共主页解读雷锋精神,介绍雷锋传人事迹。在QQ群、网络社区等开展学雷锋主题讨论,最终在广大网友中形成“雷锋是道德楷模,做人要有道德,社会需要更多雷锋”的共识。通过广泛营造时时受教育、处处受熏陶的学雷锋浓厚氛围,国防生将雷锋精神深深印刻在脑海里,广泛落实到行动中。
二、搭建实践平台,开展主题活动
中山大学国防生积极采用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搭建便于广泛参与的实践平台,使学雷锋活动更加贴近生活实际、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3月15号,国防生开展了“护校园创先争优,学雷锋在于行动”的公益大扫除活动,对公共教学楼和宿舍区的卫生死角进行了彻底和细致的清扫;到学校红绿灯路口做交通志愿协管员,为全校师生的出行安全保驾护航;为学校离退休老教师送去温暖和关怀,倾听老人的心声,努力解决老人的困难……国防生努力做雷锋精神的广播员,做公益志愿的先行者,做老弱病人的贴心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永恒的雷锋精神。
三、建立长效机制,公益重在平时
所谓雷锋精神,就是说实话、做实事,踏踏实实做事,勤勤恳恳做人的精神,它贵在持之以恒。“一个人做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开展学雷锋活动,要坚持常态化、长期化。只有把雷锋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眼中才会有需要帮助的人,心中才会有想做好的事。
有的国防生主动去医院陪同自闭症儿童,有的去山区支教,还有的走进高三为学生高考支招……“善与美蕴藏在生活点滴中。做好事也要表现在每时每刻,落实在每个现场。”国防生学雷锋着重在“常”、“长”二字上下功夫,选培办也努力建立长效机制、创新途径办法,完善组织领导机制和奖励激励机制,总结推广成功经验,探索新的活动载体,把学雷锋活动作为经常性工作纳入国防生思想文化建设,使学雷锋活动更有时代感、吸引力,不断向深度广度发展。学习雷锋精神,不是在某个特定的时间做一些很形式主义的“义务劳动”和“奉献爱心”,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去。“雷锋日“也绝不仅仅是3月5日这一天,而将落实到国防生生命中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