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中国国防生>>正文

魏巍:一头扎进格尔木

来源:中国政法大学责任编辑:毛志文2014-03-25 08:30

 

“为了法大人的理想坚持着”

魏巍说,是法大塑造了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法大给予了他对于世界的期望,对于美好的认识。“拿最简单的道理来讲吧,在指挥学院培训时,近12所大学的毕业国防生一起,但是‘刺头’就是法大的。我们对管理中的问题不容忍,对院校的官僚形式不合作,对认为正确的事情太过坚持。有人说这是幼稚,我们认为则不然。”

2010年底,魏巍所在部队从玉树返回格尔木,随即格尔木便爆发了玉石矿区的大规模盗抢玉石原料事件。魏巍带领3名战士协同公安干警在市区通往矿区的道路上设置了临时检查点,一呆就是一个月。“整个检查点就4个武警、4个公安、3个公路检查站的工作人员,方圆十多公里荒无人烟。买个零食都要搭过路车。”吃饭是公安干警轮流做饭,住是公路检查站曾经的会议室。人手紧任务重,所有人员昼夜排班,三班倒不休息。魏巍说:“孤独,呆久了真孤独。”

也就是在那个时间段,魏巍说他也经历了生死一瞬。“情况通报检查站前方有可疑分子企图翻越路旁矮山绕卡,我同另一民警搭乘出租车化装侦察。近距离发现嫌犯后,因为没经验,没有搜身就让他坐在后排我和民警之间,也没铐住。下车后发现他偷偷将一把15公分长的匕首留在车内。那一刻真是冷汗一身,也长了记性。”

魏巍说,这些其实不算什么。法大国防生毕业四届以来,全国各地星罗棋布。有的在特勤中队,参与过查缉毒品,追缉毒贩;有的在新疆和藏区部队,直接参与了处置大规模暴力事件;有的在震区和灾区,参与了抗震救灾和抢险救灾。“同学们不曾想到,时时刻刻都有我们的国防生在面临危险。我们培训的时候就听长安大学国防生说他们师兄牺牲的事情。”魏巍说。

2011年4月,作为支队政治处干事,为了给支队处置大规模盗抢玉石事件拍摄新闻宣传片,魏巍第一次登上了玉石矿区所在地,昆仑山脉的一个山峰。他说,也正是在那次,从军一年多后,他才真正细细端详了雄伟壮阔的昆仑山,站在海拔4500多米的山巅,他才谈得上明白了坚守的意义。

2012年60周年校庆前,魏巍为校庆征文写了篇文章,里面有这样一段话。“一瞬间我仿佛明白了很多。课堂上讲到的‘正义公平’‘博爱理性’,在我的那些师长同学们一次次呐喊中无限接近。远在祖国各地的他们想必也是在默默的坚持着,为了法大人的理想坚持着。这份坚持也为之不易。而我们,法大国防生们所做的,也是一样。在大厦倾覆时,在洪魔肆虐时,在罪恶滔天时,我们要用我们的鲜血和生命捍卫它,捍卫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神圣不可侵犯的保护,于我们,于他们,都是法大人的宿命,也是我们的追求和理想。”

如今,魏巍已经返回学校攻读硕士研究生。他坦言,现阶段,国防生的培养是一方面问题,更多是合理使用和激励成长的问题。提升部队整体战斗力需要更多高素质的军事人才,这更需要部队对人才评价标准的全面革新。国防生若是不能在理论和实践之间来回反复,若是单单满足于去适应部队,那么国防生的培养就不能说是成功的。部队最需要的也是理性的批评者和勇敢的建设者。“回到学校,是把基层了解到的亟需解决的问题带来,不期望能够找到完美的答案。但若不投入进去思考,不去求索,便就错失了进取的勇气。那就是向现实妥协。但你知道,法大人是只向真理低头的。”

又是一个毕业季,新一批国防生又要启程奔赴部队基层,去实践自己的誓言了。他们会像魏巍一样,默默地坚守在万家灯火旁,坚守着“神圣不可侵犯的保护”。这也许就是法大国防生的“法治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