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中国国防生>>正文

军人荣誉感的思考:淬火警营,铸剑法大

来源:中国国防生作者:马艺训责任编辑:毛志文2014-03-10 17:13

(原标题:淬火警营,铸剑法大——关于军人荣誉感的思考)

前段时间,国防生中兴起了对于《火蓝刀锋》、《战雷》等军旅电视剧的热捧,电视剧中的主人公无不例外的从一个叛逆期的少年逐渐蜕变成为一名优秀的军人,并且为祖国和人民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说到这,可能很多人会认为这些不过是电视剧中的镜头罢了,现实中的部队生活并非如电视剧中的如此丰富多彩,没有莫尔斯国际竞赛,没有“雷公”做出的特制地雷。然而丰富的影视剧情不过是其中的冰山一角,其本身所传递的一种军人所特有的荣誉感才是影片的正真价值所在。荣誉对我而言则是三种不同的感悟:

一、荣誉是军人的永恒信念

军人历来都是与荣誉二字密切相关的。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对“荣誉”二字所执着的信念,是一名军人建功疆场的精神动力,是一支军队所向披靡的制胜法宝。

(一)荣誉是中华的民族之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早在2300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吴起就曾这样说过:“凡治国治军,必教之以礼,励之以义,使有耻也。夫人有耻,在大足以战,在小足以守。”我理解,吴起所强调的“有耻”,从正面去说,就是要有荣誉感。有了荣誉感,力量强大时就足以战胜敌人,力量弱小时也足以立于不败之地。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军事历史上,这种崇尚荣誉的传统,融入历代军人的血脉,成为我们民族精神的深厚内涵。西汉名将霍去病,英勇抗击匈奴,为保境安民立下了赫赫战功。汉武帝在他病逝后给予他巨大的荣誉,在茂陵东北为期修建大型墓冢,状如祁连山,以此激励后人。唐代更是用“图画“、”列甲门“等方法彰显军人荣誉等级,激励将士为荣誉而战。唐太宗李世民还专门让画家阎立本绘制24位功臣画像,高悬于凌烟阁上,供百姓膜拜,引后人效法。南宋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写到: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所表达的”丹心“,就是报国之心,也是荣誉之心,追求的就是身躯虽死,荣誉长存的人生志向。可以说,一部中华民族的军事史,也是无数仁人志士崇尚荣誉、追求荣誉、赢得荣誉的奋斗史、牺牲史。作为当代国防生,我们要传承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谱写中国军人新的荣誉篇章。

(二)荣誉是我军的克敌法宝。“五岭逶迤腾巨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在我军的征战历程中,“荣誉”始终是全军官兵强大精神支柱的一个重要支撑点,也是激发战斗精神的重要手段。朱德总司令曾形象地说:“部队中人人呢精神振奋,你也想立功,我也想立功,这样就会打胜仗。”我军之所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很大程度上源于全军将士视荣誉高于生命、为荣誉不惜牺牲的崇高精神追求。据统计,我军参加土地革命战争的功臣中,被授予八一勋章的有1545人;参加抗日战争的功臣中,被授予独立自由勋章的有4465人。三年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涌现了302724名功臣,集体立功的单位5953个。朝鲜政府授予志愿军官兵的勋章、奖章多达526354枚。

今天,崇高的荣誉同样是激励官兵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的精神旗帜。在抗洪抢险的险滩急流中,在汶川、雅安抗震救灾的瓦砾废墟旁,在联合军演的激烈对抗中,我们总会看到代表部队荣誉的旗帜迎风招展,高高飘扬。从一定意义上讲,创造荣誉、崇尚荣誉、维护荣誉贯穿着我军的全部历史,一代代官兵在荣誉之旗的引领下,为祖国和人民建立了不朽功勋。

(三)荣誉是全球的普适价值。拿破仑在纵横欧洲大陆时曾夸下这样的海口:“只要有足够的勋章,我就能征服世界。”勋章是什么?勋章代表的就是荣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军队以列宁勋章、胜利勋章、红旗勋章等一系列荣誉奖章,激励红军将士英勇作战,奋力向前,成为战胜德国法西斯的强大精神武器。在莫斯科红墙一侧的无名烈士墓上刻着这样两行字: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绩永世长存。一位参加过二战的红军老战士,常年坚持在那里义务守墓,每当听到有人念起这两行字的时候,他都会骄傲地说:“这是军人最高的荣誉!如果我躺在里面,我会在天堂里永远微笑。”美国的西点军校把“责任、荣誉、国家”作为永恒不变的校训,英军把“忠诚、荣誉、鉴定”作为每一个军人至高无上的准则,表达各有不同,但“荣誉”二字却无一例外地镶嵌其中。它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理念和追求呢?这让我想起了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后,英国政府给苏联军队赠送的一把利剑,名字就叫“荣誉之剑”。这把“荣誉之剑”,以物化的形式诠释了军人荣誉与战争胜利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些都告诉我们,荣誉是一支军队弥足珍贵的战斗资源,是在战场上摘取胜利之冠的精神利剑。

对此,我们应该追求什么样的荣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