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丨“齐心协力建包钢”故事背后的故事

来源:新华社 作者:于长洪、张丽娜、安路蒙 责任编辑:叶梦圆
2021-03-08 20:54:43

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提到了“齐心协力建包钢”的历史佳话,迅速唤起人们对那段光辉岁月的记忆。全国各地支援内蒙古建设,各族儿女心手相连同舟共济,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全国一盘棋”的生动见证。

一号高炉里燃烧的激情岁月

86岁的葛桂林,19岁入厂,一干就是一辈子,包钢人亲切地称他“葛老”。葛老退休时,从包钢带走的唯一一件纪念品是一个木质雕塑“拓荒牛”,至今还摆放在书柜最显眼的位置。

提起当年“拓荒”的那批“老黄牛”,葛老回想起那个火热的时代。

1958年,包钢正处于大规模建设时期,人们热切期望的一号高炉建设却遇到了设备和建设材料供应不足的难题。

党中央很重视包钢建设,提出“要想办法为包钢解决困难”。“全国上下,各地区、各企业、各部门积极行动,掀起一场全国支援包钢的热潮。平均每天有10多个车皮的设备和材料从全国各地运到包钢,最终有8万多名创业者扎根边疆。”葛老回忆说。

当时包钢建设地还是一片荒滩,环境艰苦,物资匮乏。但在“包钢为全国,全国为包钢”口号的感召下,从中央和华北局等党政机关抽调的管理干部、鞍钢技术骨干、大专院校的知识分子和退伍军人,毅然放弃了舒适的生活条件,满怀激情地投身于包钢的建设中。

“正是这批人,铸就了包钢的精神内核:守望相助、甘于奉献、敢于创新、自强不息。”这些年,葛老整理撰写了大量关于宣传老一辈包钢人创业的文稿,他希望年轻一代记住历史,不忘初心。

在全国支援的热潮下,包钢的建设以超常的速度进行着。1959年9月26日5时55分,包钢一号高炉流出第一炉铁水,比原计划提前了一年时间。

从此,内蒙古草原寸铁不产的历史结束。

如今,包钢相继拆除老旧设备,但一号高炉依然矗立,她已成为包钢人对那段历史的记忆。

“包钢建设得益于党中央和全国各地的支持。重温历史,再讲佳话,是为了让中华儿女齐心协力的精神传承下去,让包钢在新时代承担起新使命,为国家的需要贡献新的力量。”包钢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魏栓师说。

从“一炉铁”到“百种钢”的锻造之路

一代代包钢人把当年“齐心协力建包钢”的精神能量转化为生产力,一批批“包钢制造”从这里走向全国重点项目建设现场。

作为新中国首批建设的三大钢铁企业之一,包钢曾创下多项“第一”:1971年7月,试轧出第一批245×10毫米无缝钢管,结束了我国不产大口径无缝钢管的历史;1976年、1984年,第一支每米60公斤钢轨和每米75公斤钢轨先后试轧成功,开创了我国生产此类钢轨的先河;1998年6月,成功研发出每米75公斤铌稀土轨……

全球海拔最高的青藏铁路,三分之二的钢轨来自包钢。国家“西气东输”工程、各大油田以及钢结构领域,包钢的无缝钢管占据一席之地。“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神舟”号系列飞船、“中国探月工程”等国家重点工程,也都有包钢稀土产品的身影。

炉膛打开,热浪扑面而来,高温钢水发出白亮的刺光,“80后”制钢三部炉长孙承碧和工友每隔40多分钟就要舀出钢水测试,确保钢材硬度。爷爷当年从鞍钢来到包钢支援建设,孙承碧已经是“钢三代”,祖孙三人经历了“一炉铁”到“百种钢”的锻造之路。

“我们冶炼的重轨钢是公司拳头产品,用于时速250公里以上的高速列车,国内三分之一以上的高铁线路铺着包钢制造的钢轨。”孙承碧自豪地说。

目前,包钢累计产钢超2.6亿吨、实现利税830亿元以上,并拥有包钢股份和北方稀土两个上市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生产商。一代又一代的包钢人,紧紧跟上国家和时代的脉搏发光发热,在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振兴民族工业、维护国家战略安全、带动民族地区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留下了光辉印记。

“老包钢”挑起新担子

轧机轰鸣,火红的钢坯在上千米长的万能轧钢生产线上被挤压延长,经过反复轧制,在生产线末端变成一根根高速钢轨。“这种钢轨能满足时速350公里的列车运行要求,目前国内只有几家钢厂能生产。”包钢轨梁厂综合部副部长苏宏说。

稀土钢、冷轧板、高速钢轨……近年来,按照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包钢正在不断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加快由“一钢独大”的传统钢企向稀土新材料等领域拓展。

外部钢铁产能过剩、稀土技术面临瓶颈,内部产品竞争力不足、高端人才缺乏、经营负担沉重,市场地位从三大钢铁基地跌落至十名以外……“这些年,包钢遇到了新问题、新挑战,但我们咬紧牙关,闯了过来。”魏栓师说。

60多年来,包钢在克服困难、战胜困难中不断前进,始终与国家事业发展同频共振。进入新发展阶段,包钢紧跟国家前进的节拍,顺应时代大势和发展需求,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新包钢。

“今天我们学习‘齐心协力建包钢’的历史,要认真领会总书记关切这件事情背后的深意,既要传承一代代包钢人的红色基因,把强大的精神转化为发展生产的动力,更要努力实现企业的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魏栓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