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某旅运用科技手段为战赋能——
模拟训练室又“热闹”起来了
■刘 波 严子昌 解放军报特约通讯员 蒋雨铖
“遭‘敌’电磁干扰,立即采取反干扰措施”“发现目标,准备发射”……4月上旬,陆军某旅防空兵模拟训练室内,地空导弹连贾连长带领官兵研习防空战术,成功摧毁“敌”机。走出模拟舱,训练评估报告随即生成,贾连长和官兵对照评估报告查摆问题不足、制订改进措施。
看着模拟训练室里热火朝天的练兵景象,该旅领导感慨颇多。“几年前,为解决训练资源不足、场地承载能力有限等问题,我们精心打造了模拟训练室。”这名领导说,模拟训练室刚投入使用时,由于训练手段新颖、组训方式灵活,受到官兵欢迎。可没过多久,模拟训练室就“遇冷”了。
“不是我们不想用,而是当时的模拟训练与实战化训练存在差距。”驾驶员王子成回忆,平稳驾驶装甲车辆是驾驶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起初,他和战友们运用模拟训练系统开展驾驶训练,发现系统不仅无法设置不同场景,连路面颠簸状态也无法还原,对提升官兵专业能力作用不大。
了解情况后,该旅机关通过问卷调查、召开恳谈会等方式,摸排官兵在模拟训练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梳理出环境设置不真、任务场景单一、系统运行不流畅等问题。
为此,该旅及时协调力量对模拟训练系统进行优化升级,确保能满足官兵训练所需。与此同时,他们还升级模拟驾驶训练平台,通过设置不同天候、时段、路况等驾驶条件,模拟不同战场环境,官兵在室内便能进行“沉浸式”驾驶训练;遴选专业骨干成立训练攻关小组,对照新大纲要求分课目、分专业制订训练计划,帮助官兵通过科学高效的模拟训练,掌握武器装备的操作使用。
一次实弹射击训练,射手莫解因意外受伤无法完成射击任务,班里与他同岗位的战士钟宇恒临时接替上阵。“钟宇恒刚分配岗位不久,能顺利完成任务吗?”贾连长心里有些没底。
训练中,指挥员一声令下,钟宇恒迅速完成射击准备。截获、解锁、发射……只见他动作标准、操作熟练,成功“命中”目标!
年轻战士的出色表现,让贾连长很欣慰。经了解,原来钟宇恒对虚拟现实技术非常感兴趣,有一定操作技能基础。下连后,恰逢旅队模拟训练系统完成优化升级并投入应用,钟宇恒一有时间就铆在模拟训练室练习操作。
钟宇恒接替补位并出色完成任务的消息,迅速在旅里传开,官兵使用模拟训练系统的热情被再次点燃。
该旅领导介绍,为进一步发挥模拟训练功能作用、缩短官兵能力生成周期,他们引入声光电、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区分炮兵、防空、侦察等不同专业,建设10余个模拟训练专修室。
车辆驾驶模拟训练室内,驾驶员刘强头戴VR眼镜,在陡坡、极限弯道等复杂路况下展开驾驶训练;装甲车模拟训练室内,面对“‘敌’装甲车突然从侧向冲出”特情,驾驶员邓业稳利用地形灵活机动……
“近年来,我们不仅持续升级单课目模拟训练系统,还利用模拟训练系统积极探索协同训练的路子。”该旅作训科干部汤继飞向笔者讲起他们打造一网联训“模拟训练场”的经历。
那一次,新配备的坦克模拟驾驶舱投入使用,该旅选定某坦克连作为试点。一段时间后,相较其他连队,该连车长、炮长、驾驶员三大专业训练成绩均有提高。
就在该连赵连长信心满怀之时,一次训练摸底考核,让连队意外遭遇打击——考核中,对讲机里频频传来“扣分项”,连队考核成绩很不理想。走下考核场,炮长徐杰觉得驾驶员李鑫驾驶不够平稳,车长卢长勇则认为徐杰瞄准时间过长……
单课目成绩遥遥领先,为何协同效果打了折扣?
针对这次失利,该旅机关人员复盘后发现,之前的模拟训练系统仅支持单课目训练,官兵模拟训练时只能重复练习单项技能,无法进行战术战法的协同配合。这也解释了该连官兵为什么“单打独斗”能力强,真打实练中却出现各种问题。
为此,该旅机关与相关部门积极沟通,更新升级模拟训练系统,把单一装备独立训拓展为多种装备协同训,并将指挥、情报、打击等多种要素纳入系统,打造一网联训的“模拟训练场”,借此进一步优化训练模式、研练战术战法、释放装备潜能。
“前方发现‘敌’装甲车,准备歼灭!”笔者在该旅“模拟训练场”看到,多个专业的训练模拟器材一应俱全,赵连长带领官兵展开一场单装火力打击训练。他们利用模拟训练系统实时沟通信息、灵活调整战术战法,顺利完成训练任务。不久前,该连整建制参加上级组织的比武,凭借在“模拟训练场”积累的战术协同经验,在比武中一举夺魁。
“随着模拟训练室在全旅广泛普及,越来越多官兵完成了从模拟训练到实装操作的转换,战斗力基础不断夯实。”该旅领导介绍,下一步,他们计划将荒漠、高原等场景应用到模拟训练中,着力锤炼部队遂行任务能力。
短 评
“管用”才是硬道理
■杜 新
习主席强调,加强模拟化、网络化、对抗性手段建设,探索“科技+”“网络+”等训练方法,大幅提高训练科技含量。模拟训练提供逼真的虚拟战场环境,让官兵在模拟实装、实员和实景条件下强基础、练协同,有效突破时间、空间、气候等因素制约,从而节约了训练资源、提高了训练效率。
从投入使用之初被寄予厚望,到与实战化训练存在差距“遇冷”,再到优化升级后又“热”起来,陆军某旅模拟训练室这段曲折经历背后,是该旅利用科技手段为战赋能的不懈探索。他们的探索实践启示我们,“管用”才是硬道理,各级在狠抓模拟训练过程中,应坚持扑下身子、“脱鞋下田”,以战场需求为出发点、以实际效果为落脚点,努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为战斗力的“最后一公里”,为备战打仗装上“科技引擎”。
向科技要战斗力。制胜未来战场,迫切需要我们紧盯科技之变,从科技的角度审视战争、研究战争、思考战争,用科技手段夯实打赢根基。各级领导应树立科技思维,带头加强军事高科技知识的学习运用,带领官兵结合部队实际,积极用科技手段赋能战法训法创新,不断提升科技认知力、创新力、运用力,立起向科技要战斗力、加速科技向战斗力转化的鲜明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