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军事检察院运用信息手段加强涉军食品安全监管——
“数字检察”赋能公益诉讼
■刘 元 张 弢 解放军报记者 李由之
编者按
军事检察公益诉讼,是检察公益诉讼中服务备战打仗、服务依法治军、维护国防和军事利益的重要部分,为巩固提高部队战斗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司法实践中,涉军公益诉讼一定程度上存在线索发现难、调查取证难、监管整治难等问题。当前,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普遍应用,为军事检察机关运用大数据赋能法律监督提供了新思路。
广州军事检察院深入实施数字检察战略,推进检察智能化、数字化建设,探索运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加强涉军食品安全监管,积极推动法律监督由点到面、由个案到类案、由一域到全域的诉源治理、系统治理,为依法能动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保障部队战斗力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他们的探索实践有一定借鉴意义。
拥抱数据时代
将数字手段引入公益诉讼
“你院涉军食品安全法律监督模型已通过审核!”前段时间,经过近一年的探索,广州军事检察院与某市人民检察院联合开发的这款数据模型,在全国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管理平台正式上线。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是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焦点。食品从生产到餐桌,流转链条长、参与主体多、监管难度大,是检察机关监督履职的重点之一。涉军食品配送体量大、点位分散,部分供应商在食材价格品质、从业人员资质、验收存放运输等方面把控标准不够严格,容易出现安全风险。
“涉军食品安全链条涉及军地多个职能部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检察公益诉讼监督的精准性、及时性,我们必须破解难题,全力保障官兵权益和军队利益。”广州军事检察院检察员王晓飞介绍,一次军地业务交流时,地方检察机关介绍的关于大数据与法律监督融合的经验做法,给予他们很大启发。
很快,他们开始着手研究论证在涉军公益诉讼中引入大数据技术的方式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实践,他们发现,通过对涉军食品相关企业的各类数据进行收录分类比对,能够筛查出公益诉讼案件线索。
“通过设定关键字和比对规则,就能发现一些容易被忽视的问题。这个过程中,打通数据壁垒、实现各部门数据互联互通是关键。”王检察员告诉记者。
该院随即与某市检察机关沟通协调,畅通数据渠道,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收集数据百万余条,将辖区内涉军食品供应商经营主体信息、广东省食品领域相关案件判决书和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人员健康证等数据有效关联,建立起涉军食品安全法律监督模型,迈出数字技术赋能法律监督的坚实一步。
此外,他们在广东省人民检察院相关数据系统平台嵌入涉军公益诉讼法律监督模块,设定涉军研判规则,借助平台筛查涉军领域案件线索情况,逐步完善军地信息共享互通机制。
广州军事检察院一名领导介绍,以前,大量信息需靠人工摘录比对,牵扯办案精力。“建成大数据法律监督平台后,各单位可以共享数据信息、办案思路、比对规则,成功助力线索发现,有效提升了办案效率。”
释放数据效能
让法律监督更加精准有力
前段时间,广州军事检察院通过大数据监督模型筛查,发现某市个别涉军食品配送商户存在未按规定为从业人员办理健康证等问题,他们迅速启动军地协作机制,将相关线索通告该市检察机关,并派员展开现地调查核实。
尺子刻度越细,丈量问题越准。该院检察官积极运用大数据思维,通过数据模型辅助案件办理,按照“模型筛查、现地核查、联合督查”的办案思路,整合制度规范,制订检查细则,逐一核查比对。“从无的放矢到精准监督,法律模型筛查出线索清单,我们照着就能查。”一名检察官介绍,他们通过现地比对,从业人员健康证过期、食品检验检测数据重复使用、仓储条件不达标等问题被迅速核实并得到整治。案后复盘分析时,检察官们感到,从筛出线索到联合调查,从制发检察建议到督导整改整治,“大数据”帮助他们有力提升了涉军食品安全领域法律监督质效,结案效率明显提高。
有一次,他们排查发现,某企业供应的部分涉军食品无标签来源、无进账记录,存在较大安全隐患。该院立即加强数据比对和信息核查,及时移送线索,协同某地检察机关召开磋商会、听证会,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履职尽责。之后,他们邀请军人监督员等赴相关企业进行“回头看”,全流程参与伙食配送,持续督导该企业整治整改。部队官兵反馈,如今配送的食材质量有了明显提升。
办理治理,一体推进。去年以来,广州军事检察院先后会同10余个地市级检察机关,积极运用法律监督模型开展涉军食品安全监督专项活动。军地检察机关紧跟数字时代特点,关注基层需求,回应官兵期盼,通过多渠道收集筛查分析相关数据,先后排查问题隐患180余个,公益诉讼立案16起,督促整改问题90余个,有力维护了部队和官兵利益。
“这一系列举措切实保护了官兵身体健康,保障了战斗力生成,推动食品安全监管从‘抓末端、治已病’向‘抓前端、治未病’转变。”该院一名领导深有感触地说。
巩固数据成果
为练兵备战贡献法治力量
知之愈深,行之愈笃。随着多起案件成功办结,数据模型逐步完善,广州军事检察院持续探索“数字检察”模式在实践中的运用。
该院不断完善机制,利用大数据、智能化手段,有效挖掘深层次问题线索,准确查明案件事实,迅速确定受损情况,更好地履行检察职责,实现常态长效监督。他们在南部战区军事检察院指导下,建立完善知识库、案件池,办案所需行政主体信息、相关法律法规、以往类似案例可以一键检索,实现军地检察机关办理公益诉讼案件“共享一平台、共用一张网”;建成公益诉讼检测实验室,全面涵盖水质、土壤、空气、噪声、食品安全检测等功能,为破解鉴定难题提供有力技术支撑;联合地方检察、市监、环保、住建等职能部门,建立协作机制,加强信息共享、检验检测、交流培训,全方位推动“数字检察”战略在法律监督末端扎根见效。
在数据赋能下,法律监督由食品安全领域向其他领域拓展,困扰某部的老大难问题得到有效化解。
前期,广州军事检察院了解到,某部训练场地部分区域长期受周边建筑垃圾侵占,环境受到污染,日常训练受到影响。该院迅速与某市检察机关联系,对受污染区域进行精准航测,通过检测实验室对涉案土壤进行化验,利用模型系统比对训练场周边建筑企业工商资质和工程设备、项目资料等数据,迅速固定证据、开展监督,仅用一周时间就顺利结案。
近日,按照协作机制计划,军地检察机关联合某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深入武警某部开展涉军食品安全保障业务培训,面对面讲解食品快检快报流程,让法律监督持续贯通基层末端。“现在配送的食材新鲜实惠、质优量足,我们吃得安心,练兵备战更有劲!”司务长小陈结束培训后表示,他们为军地检察机关倾心守护“舌尖上的战斗力”由衷点赞。
感言
心中有“数” 监督有力
■刘昭歆
科技的飞速发展,为开展“数字检察”带来了新机遇。如何运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发现线索、固定证据、成案监督,是军事检察机关履行监督职能、推进依法治军的一个重要课题。
心中有“数”,监督有力。作为一种新的法律监督模式,“数字检察”回应信息时代需求,丰富了监督方式,提升了监督质效,是推动“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有力抓手。在军事司法实践中,军事检察机关要与时俱进、能动履职,探索运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加强涉军问题监管,全面推动数据要素与检察业务深度融合,推动涉军公益诉讼“由简到智”发展,实现“个案办理—类案监督—系统治理”的融合拓展,为深化跨军地法律监督、精准维护国防军事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蹚出新路子。
“为战保战”是军事检察公益诉讼的不懈追求,数字赋能不仅能助力检察法律监督与服务提质增效,更拓展了为兵惠军的广度和为战保战的深度。着眼进一步深化优化数字检察,更好催生新质法律监督力、保障战斗力生成,军事检察机关应打开“数字思维”,拥抱数字时代,坚持数据驱动,做实数据整合、管理和应用,精准发现问题,及时防范风险,有效破解难题。要以“由案到治”为目标,积极推动法律监督由点到面、由一域到全域源头治理、系统治理,实现经验全域共享、数据集成贯通、治理系统协同,努力使国防和军队利益时时受监督,军人和军属权益事事有保护,切实为新时代强军事业贡献检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