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知行论坛丨在躬身力行中清廉自守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史常秀 责任编辑:王一亘
2025-04-22 06:43:38

在躬身力行中清廉自守

■史常秀

●树立清风正气、抵制歪风邪气,守牢拒腐防变的防线,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清代钱泳在《履园丛话》中有“其为官也,刚方正直,清廉自守,而讼断如流”的描述,其中的“清廉自守”,指为政者要清正廉洁,自觉秉持自己的操守。清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在古人眼中,保持清白节操是修身的要义,甚至把它看得比生命还重要。

清廉自守,也是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是党员干部应具备的重要品质。焦裕禄不准儿子“看白戏”,杨善洲始终坚持下乡或出差自己缴伙食费、公车决不私用,杨业功写下“携礼莫入”贴在自家门楣上,始终保持清廉作风……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有许多严于律己、清廉自守的党员干部,他们率先垂范、言行一致,在清廉上作出了表率。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更要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道理,带头弘扬优良传统,越是位高权重,越要廉洁自律。要在躬身力行中做到秉公用权、廉洁从政,树立清风正气、抵制歪风邪气,守牢拒腐防变的防线,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在提纯党性中增强廉洁意识。清廉自守是建立在坚强党性基础之上的,对党员干部而言,失去党性就好比没了灵魂,思想就会失控、行为就会逾矩,就不可能做到严党纪、守党规。提纯党性,就要把握好原则与感情的关系。党员干部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难免会牵涉到感情问题,但讲感情必须建立在讲原则的基础之上。感情一旦失去原则的约束,就可能成为“脱缰之马”,生出祸端;只有始终坚持原则,用权和办事才能不偏离正轨。党员干部要始终把党性原则摆在首位,以纪律规矩为准绳,不能在人情面前放宽要求、降低标准、失去原则。要把握好公与私的关系。“衡量党性强弱的根本尺子是公、私二字”,对党员干部来说,公私分明是基本操守,公而忘私是崇高境界。党性强,就能始终不为私欲所动、不为私利所惑、不为私情所困,头脑中廉洁自律的弦就能始终不松,自觉做到一尘不染。要把握好对上与对下的关系。如果只强调对上负责,就可能出现只怕领导不注意、不怕群众不满意的现象,导致滋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只有坚持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相统一,才能从思想观念、思想作风和工作方法上,彻底扫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为廉洁自律打下牢固的思想根基。

在严于律己中守牢廉洁底线。人皆有欲,如何对待欲望,是能否保持清廉自守的关键。党员干部倘若缺乏自制力,以“不止我一个”来原谅自己、以“一次不要紧”来开脱自己,放任欲望滋长,久而久之,世界观就会扭曲,人生观就会偏移,价值观就会错位,就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追悔莫及。自觉控制欲望,做到严于律己,首先要过好权力关。权力是柄“双刃剑”,用好了,能够使人走向崇高,成就事业辉煌;用得不好,就会出问题,导致腐化堕落,损害党的事业。党员干部要清醒认识“权力来自哪里”“权力干什么用”“权力该怎么用”的问题,从各类违法违纪案件中深刻吸取教训,自觉做到为民用权、公正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其次要过好利益关。“人不能把金钱带进坟墓,但金钱可以把人送进坟墓”,要做金钱的主人,而不能成为金钱的奴隶。党员干部要正确对待利益问题,不义之财不取,不当之利不沾,淡泊名利,克己奉公,老老实实做人,干干净净干事,清清白白为官。还要过好交往关。“以权交友,权倾则情绝;以利交友,利尽则人散”,要充分认识到,交往之中有政治、有纪律、有原则,党员干部要自觉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珍惜名节,看重操守,拒绝拉拢腐蚀,绝不给别有用心者以可乘之机。

在自警自省中提升廉洁修养。一个人能否清廉自守,最大的障碍是自己,最难战胜的也是自己。但正因其难,就非下苦功夫不可。只有时刻注意“修枝剪叶”,祛除贪欲,才能让自身获得抵御侵蚀、防止腐化的强大抗体。要明理修身。常怀知足心态,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要对个人的名利、进退、荣辱看淡一些,珍惜已有的成功,控制住自己的欲望,自觉做到淡泊名利。要懂得敬畏。心有所畏,方能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古人讲:“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没有敬畏之心,就绷不紧纪律规矩这根弦,就很可能守不住底线,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来。党员干部要常怀敬畏之心,自觉敬畏组织、敬畏人民、敬畏权力、敬畏法纪,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不断自我革新、自我完善,始终做到不出格、不越轨。要自觉接受监督。不想接受监督的人,不能自觉接受监督的人,觉得接受党和人民监督很不舒服的人,不具备当领导干部的起码素质。党员干部保持清正廉洁,既要靠自律,也要靠他律;既要老老实实做人,也要自觉接受组织管理监督。监督的约束和限制,实际上也是对党员干部的一种保护。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正确认识监督、自觉接受监督,经常反省自我、检视自身,对组织对群众襟怀坦白,做一个规规矩矩的老实人、坦坦荡荡的“透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