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军人健康丨嗓音健康的养护技巧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贺鑫 闫晶晶 责任编辑:王一亘
2025-04-20 07:46:55

嗓音健康的养护技巧

■贺  鑫   闫晶晶

姜晨绘

声音是沟通的重要桥梁,也是表达个性和情感的重要载体。在训练场上,嗓音不仅是简单的声带震动,更是战斗力的“扩音器”。无论是响亮的呼号,还是雄壮有力的口令,在一定程度上,都能反映一支队伍良好的精神状态。然而,如果官兵用嗓不合理,可能导致声音嘶哑,甚至引发嗓音健康问题。今年4月16日是第23个“世界嗓音日”。在此,我们为大家介绍一些嗓音健康知识,让官兵的呼号和口令声更加嘹亮。

嗓音是指声带振动时,声波通过共鸣腔所产生的声音。我们在正常说话过程中,声带黏膜波呈现出规律性的波浪摆动,两侧声带轻轻接触,就会发出动听的声音。但如果用嗓习惯不良、发音方法不正确、养成一些不良生活习惯、不良环境因素等,都可能影响嗓音健康。

用声不当或过度,是嗓音疾病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俗话说“语过千言,不损自伤”。如果用嗓无节制,高喊或发声时间过长,容易使喉肌疲劳、声带充血肿胀。发音方法不正确,也容易损伤声带。比如说话时喉肌用力过猛、不注意调整呼吸,会使声带处于紧张状态,长时间如此就容易引发嗓音疾病。不良的生活习惯也会引起嗓音问题。如吸烟可致声带组织水肿;晚上吃宵夜,容易导致胃食管反流,进而引起声带炎症;长期睡眠不好、熬夜,容易引起喉肌疲劳、声带充血,从而使嗓音功能减弱,出现声音嘶哑等症状。嗓音对空气湿度下降十分敏感。若长时间暴露于干燥空气中,会扰乱声带黏膜的振动规律。燥热、湿冷、雾霾等天气变化,也会引起声带不适。

嗓音问题初期症状不明显,较容易被忽略,直到嗓音不适症状明显加剧时,才容易被重视。建议大家关注嗓音健康,及时发现嗓音的预警信号,如声音嘶哑、反复清嗓、咽喉部有异物感、经常咳嗽等。若出现轻度的声音嘶哑症状,可以适当声休(不发声或少发声)。同时,禁烟禁酒,避免食用生冷、多盐等刺激性食物,预防上呼吸道感染。若声休后无缓解,且声音嘶哑持续2周以上,可能有器质性病变,一定要及时就医。

如何保护嗓音健康?战友们在日常生活中可注意以下几点。

减少声带负担。避免长时间连续发声,建议每30分钟休息5分钟;音量适中,勿大声喊叫或耳语(耳语对声带的损伤更大);避免突然提高音调;学会腹式呼吸法,用气息支撑发声,而非单纯依赖嗓子用力。

放松发声器官。发声器官的放松主要由颈部放松和声带放松两部分组成。颈部放松能使喉外肌群获得有效的运动,声带放松能使喉内肌群获得有效的运动。声带放松的方法包括喉部按摩法(对喉部肌肉或穴位进行按摩)、打嘟法(深呼吸后持续发出“嘟嘟嘟”的声音)、咀嚼法、哈欠—叹息法(模拟打哈欠放松喉部肌肉)等。

进行共鸣训练。人在发音时,不只是声带振动,还需要共鸣腔的协同作用。如果单纯用声带振动发出声音,容易使声带疲劳。因此,建议战友们平时多进行共鸣训练。共鸣腔包括鼻咽腔、口咽腔、喉咽腔,鼻腔、鼻窦及胸腔。官兵在日常训练或下达口令时,可经常使用胸腔共鸣。胸腔共鸣的方法是:发声时,咽喉部呈“打哈欠”状态,下腭自然下垂,把声波的反射点从硬腭移向下齿背上,使声波在喉头和气管附近引起更多的振动,并继续传送到胸腔引起共鸣。进行胸腔共鸣练习时要注意松弛,避免过分压迫喉头,不要把低沉的嗓音误认为是胸腔共鸣。

改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避免熬夜;经常小口慢饮温水,保持咽喉湿润;避免频繁清嗓(频繁清嗓会加重声带摩擦)、悄声说话等损伤性动作;避免过度紧张,焦虑、紧张等情绪会导致喉部肌肉紧绷,影响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