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云岭之行:在新四军旧址中触摸烽火岁月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阿垠 责任编辑:王一亘
2025-04-13 07:09:18

回望云岭

■阿 垠

春日的暖阳洒满大地,我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安徽泾县云岭,走进新四军军部旧址,追寻革命先辈的足迹,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峥嵘岁月。

云岭,这座在地图上并不显眼的山村,却因新四军的抗战历史而熠熠生辉。1938年8月2日,新四军军部移驻于此,这里成为华中抗日的指挥中枢。在两年半的时间里,新四军将士转战大江南北,英勇抗敌,创建了众多抗日根据地,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立下了不朽功勋。1961年,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后人铭记历史的重要见证。

漫步云岭,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军部司令部、大会堂、中共中央东南局、修械所等10处旧址静静地矗立着。这些旧址都是明、清时代的徽派古典建筑,雕刻精美,风格古朴。历经岁月洗礼,这些建筑依然保存完好,一砖一瓦仿佛都在诉说着当年的故事。每一件文物、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有一段令人敬仰的故事,诉说着那段烽火岁月。

在军部大会堂,我的思绪仿佛回到了1939年2月。受中共中央委派,周恩来同志一到云岭,跟他到其他地方一样,首先进行周密地调查研究。他不但听取了新四军领导人的汇报,还找军部各部门座谈,听取各支队负责人的意见,到附近的机关、医院、教导总队(抗大分校)和连队驻地了解部队的学习、军事训练、生活等情况。通过实地的观察和调查,他对新四军情况的了解,比原来只是通过电文往来所了解的要清楚具体多了。在军党委和干部大会上,周恩来作了《目前形势和新四军的任务》的报告,深刻分析了抗战形势,明确指出抗战的中心应放在敌后,在敌人占领区开展游击战,实施新的施政纲领,与敌人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军事上争胜负。

“哪个地方空虚,我们就向那个地方发展。哪个地方危险,我们就到那个地方去创造新的活动地区。哪个地方只有敌人伪军,友党友军较不注意没有去活动,我们就向那里发展。”这是周恩来提出的新四军发展方向的三个原则。对于新四军之后的活动方针,周恩来经过反复研究,明确概括成:“向北发展,向东作战,巩固现在阵地。”这是对新四军发展的一个重大而正确的战略决策。这个方针,符合新四军的实际情况,得到了陈毅、粟裕等同志的认同,为新四军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同年7月,新四军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军部大会堂隆重召开,230余名党员代表齐聚一堂。大会总结了一年来的工作,研究了加强党的建设和部队建设的任务,并选举产生了出席党的七大代表。中共中央发来贺电,高度赞扬新四军在大江南北的英勇抗战,为沦陷区群众点燃了希望之火。

教导总队旧址中村,同样令人心潮澎湃。1939年,千余名学员在这里接受训练,他们中有游击骨干,也有来自上海、南洋的热血青年。女生队的战士们也以柔弱之躯扛起了救亡图存的重任,展现了中华儿女的坚韧与勇敢。

云岭的每一寸土地都镌刻着红色的记忆:战场遗址、烈士遗物……它们见证了那段血与火的历史,承载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如今,泾县将红色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绘制烈士纪念设施“一张图”,开设红色传承“一堂课”,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离开云岭时,夕阳为村落披上一层金色的光辉。这片土地承载的不仅是厚重的历史,更是一盏永不熄灭的精神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