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某大队发挥官兵主体作用抓好开门教育——
面对面问需问计 全过程接受监督
■董建华 解放军报记者 陈典宏 特约通讯员 王 栋
“大队摄像室拍的证件照,一点不比外面照相馆拍得差!”4月初,海军某大队赤壁舰中士贺东兴,看着自己结婚申请表上的证件照,高兴地说。
“机关提供了证件照免费拍摄打印服务,但拍出的照片很难看。”前不久,该大队一名领导到基层调研,就餐时无意间听到邻桌官兵“吐槽”。
“虽是小诉求,却藏着为兵服务的‘大文章’。”这名领导将官兵诉求带回机关,安排专业人员对摄影骨干进行拍摄技能培训,很快把这件官兵关切的小事落实到位。
“深入基层听兵声,是我们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一个做法。”该大队领导介绍,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启动后,大队党委充分利用理论学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时机,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领会习主席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引导大家自觉锤炼党性、提高思想觉悟,不断改进工作作风。
实践中,他们注重发挥官兵主体作用抓好开门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向官兵讲清楚开展学习教育的重点措施,通过蹲点式、解剖式调研,广泛征求官兵对党员干部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军委十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的意见建议,并定期向官兵通报查摆的问题、集中整治情况,自觉接受官兵的批评和监督。
该大队结合学习教育,要求党员干部深入基层、走近官兵。一条凳子上就座,一个餐桌上就餐,面对面拉家常、听兵声,不少平时听不到的“吐槽”“牢骚话”,通过小小餐桌不断传进领导和机关干部的耳朵里,带来一个个喜人变化。
“党员干部做得怎么样,基层官兵都看在眼里。”在一体推进学查改中,该大队着力强化领导和机关干部为基层排忧解难的责任意识,各级领导和机关干部自觉带头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三个清单”动态管理机制,全程跟踪问效,确保基层各项需求得到更好保障。
精简文电,切实改进文风,没有实质内容、可发可不发的文件一律不发;到基层调研主题更聚焦,研究问题、解决困难、指导工作的导向更加鲜明……该大队领导介绍,学习教育中,他们坚持以上率下,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深入一线、心系基层,想方设法为基层排忧解难。
记者翻开该大队文电统计表发现,各类文电比上个月同期明显减少。其中,创新推开的教育区域协作机制,大大减轻了基层政治干部备课压力,基层对机关满意度不断提升。
创新开展“水兵接待日”活动、开设“一站式”集约保障中心、组织机关干部到码头常态“流动办公”……随着一项项凝聚官兵智慧的新举措陆续落地,大队风气建设持续向上向好。
某海域,风急浪高。一场实战化反水雷训练在夜间展开,官兵士气高昂,快速奔赴战位。第一阶段训练结束,一场甲板“诸葛亮会”随即开展,党员干部带头分析问题,官兵纷纷建言献策。
“发挥好官兵作用,很多难题就能迎刃而解。”随舰跟训的该大队领导介绍,学习教育的关键就是要落到转作风上,大队党委充分尊重官兵主体地位,大力倡导“不怕说错话、敢于讲真话、大胆说管用的话”,鼓励官兵围绕练兵备战遇到的具体问题集思广益,为部队战斗力建设集聚智慧和力量。
夜色如墨,战舰破浪前行。置身训练现场,记者看到,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各舰官兵齐心协力,立足战位锤炼过硬本领的氛围愈发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