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陆军某特勤疗养中心加强文职人员队伍建设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李 田 陈典宏 责任编辑:杜圣智
2025-04-09 07:59:04

陆军某特勤疗养中心加强文职人员队伍建设——

激发新动能 展现新作为

■李 田 解放军报记者 陈典宏

“‘向往着那光荣梦想,我们在大潮中走进军营;满载着那责任重托,我们在变革中受领使命’。作为一名文职人员,我要努力实现从社会青年向军队人员转变,从边学边做向独当一面转变,从求职工作向姓军为战转变。”阳春三月,陆军某特勤疗养中心组织开展“争当一流文职人员、争做优秀党员”讨论辨析,文职人员阿明慧的发言道出了很多同事的心声。

“军营是锻造理想信念的熔炉,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沃土。”该中心领导介绍,单位文职人员占比较高,开展“两争”讨论辨析是他们加强教育引导的一项重要措施。此前有段时间,中心调研发现,个别文职人员认为自己“不穿军装不扛枪,打起仗来轮不上”,满足于干“和平事”,服务备战打仗的紧迫感不强。为此,他们用单位的辉煌历史和光荣传统感召文职人员,着力解决思想入伍、作风入列问题。同时注重营造干事创业良好环境,完善文职人员队伍建设规划,用好用活军地人才共育机制等,助力他们业务入门、服务入心,将讨论辨析激发出的政治热情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奋进力量。

讨论辨析中,文职人员人人谈认识、找差距、明不足,在思想碰撞中辨清了“一般与一流”“合格与优秀”“小我与大我”的关系,明白了“走进军营为什么”“成长成才靠什么”“强军报国干什么”,加强了思想认同、身份认同、情感认同。很多文职人员表示,要自觉补钙壮骨、砥砺前行,在疗养保障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两争”讨论辨析开展以来,他们坚持每季度开展思想情况调查,围绕对重大政策制度的学习理解、对中心建设发展的思考建议、对教育管理工作的认识体会等方面,摸清文职人员思想底数、困难需求。结合任务实际和人员类别,该中心适时开展针对性授课辅导,聚焦铸魂育人、精武强能、正风肃纪等方面内容,及时组织文职人员开展讨论辨析和心得分享。

“中心经历多次改革调整,承担过国际维和、援外医疗、抗震救灾等重大卫勤保障任务,始终发扬敢于担当、勇于作为精神,始终保持昂扬状态、冲锋姿态,用实际行动交出一份份过硬答卷。”前不久,在该中心军史长廊,文职人员赵婉莹以“初心”为关键词,为新入职文职人员讲述单位70多年的发展历程。“我自己就是一名文职人员,给大家讲述党史军史,对我来说既能加深学习,也是一个加强思想改造的过程。”赵婉莹这样说。

深学细悟汲取奋进力量。前不久,该中心组织技能竞赛,由文职人员蔡林辰、邓荣苹组成的参赛小组默契配合,获得自救互救课目考核第一名。“现代战场环境复杂多变,只有平时训练把标准设高、条件设难,战时才能救得下、治得好。”讨论辨析时,邓荣苹结合护理岗位实际,讲述自己对“战时与平时”的理解,让身边同事很受启发。

思考越深入,认识越清晰,方向才越明确,奋斗才越有动力。“军队疗养机构要聚焦备战打仗、聚力服务官兵,以维护和提高战斗力作为疗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该中心领导介绍,近年来,新型疗养工作体系将工作重心向任务一线、基层一线倾斜,他们跳出传统思维,创新保障方法,助推保障模式由健康维护型向能力促进型转变。

近几年,文职人员郑艳芬多次奔赴边防哨所,为一线官兵开展心理辅导,当好大家的心灵守护者。她说:“心理服务距离一线官兵越近,服务保障战斗力的作用就越明显。成为一个‘兵’,心中有了兵,才能真心实意服务好每一名官兵。”

文职人员高彩红积极参加战创伤康复课题研究,在重大疗养保障工作中表现突出;文职人员杨仙组织疗养员进行康复训练和心理行为训练,还自学了中医理疗技术……随着该中心挂牌成立全军高原医学研究中心,越来越多文职人员参与到学科建设中,围绕高原病和战创伤康复疗养等攻关课题,多批次赴驻高原部队采集数据,完成新式高原肺脑保健操、有氧运动康复研究等多个方案研究论证,扎实推动科研成果向战斗力转化。

微信截图_20250409075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