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广大官兵要自觉用条令和纪律约束规范言行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肖卫军 责任编辑:郭妍菲
2025-04-09 07:01:29

自觉用条令和纪律约束规范言行

——深入开展“学条令、守规矩、正秩序”活动系列谈①

■肖卫军

“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心中有戒,才能行之有界。对广大官兵而言,深入开展“学条令、守规矩、正秩序”活动,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自觉用条令和纪律约束规范言行,将条令精神内化为政治信念和道德修养,外化为行为准则和自觉行动。

立治有体,施治有序。共同条令是军队建设的基本法规,是正规化管理的基本依据,是官兵行为的基本准则,要求全军上下共同执行、一体遵循。新修订的共同条令紧跟新时代国防和军队改革步伐,将建军治军的基本经验和推进军事管理革命、加强军事治理等一系列新要求,以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具有严格的规范性、极高的权威性和普遍的约束力。推动我军正规化建设迈上新台阶,贵在坚持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加强条令学习,树牢条令意识,切实把条令要求作为部队建设管理的行为指南。

我军历来重视纪律建设。早在红军初创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提出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1930年,红军制定了《中国工农红军纪律条例草案》,这是我军历史上首次规范军队纪律的法规。在三大条令中,《纪律条令》不仅诞生最早,也是修订次数最多的,至今已经是第18次修订。俗话说,“脱离框子的玻璃容易碎”。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条件怎么变化,我军严守纪律的优良传统不能丢、落实标准不能降。今天,全军官兵奋进在强军兴军的征途上,积极传承革命先辈守纪如铁的红色基因,时刻牢记和严格遵守部队各项纪律和规章制度,仍然是我军担当新使命、夺取新胜利的法宝。

打好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攻坚战,是事关全局、务期必成、不容有失的硬任务。任务越是艰巨繁重,形势越是复杂多变,越要加强纪律建设,紧跟实战化军事训练发挥纪律“磨刀石”作用,紧贴重大军事任务发挥纪律“助推器”作用,紧盯行业领域发挥纪律“探照灯”作用,确保部队政令军令畅通,指挥运转高效,高度团结统一。特别是随着信息网络快速发展、外部社会环境深刻变化、官兵成分结构复杂多样,部队建设管理面临不少新情况新问题,更加需要抓好新修订的共同条令贯彻落实,从一点一滴、一举一动抓起,从思想作风、制度规矩严起,自觉用条令和纪律约束规范言行。

知为行之始,学为用之先。新时代以来,我党我军一直把纪律规矩是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向全党全军广而告之,坚决不搞“不教而诛”,使广大党员形成了“自觉的纪律”。深入开展“学条令、守规矩、正秩序”活动,广大官兵应原原本本学条文,把握新修订的共同条令的时代背景、立法精神和深层考量,更应掌握主要变化、基本改点。要一言一行对照条令做,按照条令要求办事情、抓养成,坚持用条令条例规范战备、训练、工作和生活秩序,努力做到一日生活条令化、日常养成制度化。

榜样是最好的引领,示范是最好的带动。抓好“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思想,是治党治军的一般规律和科学方法。“上有所率,下有所进;上有所行,下有所仿。”深入开展“学条令、守规矩、正秩序”活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居于主导地位,不仅肩负着筹划组织的重要责任,还是条令的执行者。必须带头学条令、用条令、守条令,要求下级做到的上级首先做到,要求下级不做的上级也坚决不做,善于用“无声命令”引领和感召部属,努力形成领导按条令管理部队、机关按条令指导工作、官兵按条令规范言行、部队按条令有序运转的良好局面。

强化纪律约束,既要靠教育引导,也要靠监督执纪问责。立了规矩不执行,作出规定不动真格,法规制度就会成为“稻草人”“泥菩萨”。深入开展“学条令、守规矩、正秩序”活动,必须扭住严格执纪这个关键、强化有力监督这个保障。各级应将条令宣贯纳入巡视巡察、执纪监督、训练监察、安全检查、警备纠察、行业领域整肃治理等工作同步实施,强化法规制度执行力,对执行条令坚决、自觉遵守纪律的要表扬、奖励,对违抗命令、破坏纪律的要追责、处罚,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始终保持从严落实条令强劲态势。

(作者单位:武警云南总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