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新排长多一些“成长留白”
■第71集团军某旅某连指导员 桑 港
“指导员,我有事儿找您……”一天晚上,新排长向沛茁敲开了我的房门。
我对这名新排长寄予厚望。刚到连队任职时,他不仅工作积极主动,管理能力也很强。为此,我将组织战术演练的任务交给了他。
那段时间,向沛茁反复与班长骨干推演行动方案,不断打磨细节,最终出色完成了任务。
“任职不到两个月,向沛茁就能担任指挥员,组织战术演练,这个新排长是个‘好苗子’。”看到向沛茁充满干劲,我和连长商量后,决定对他进行重点培养。
经过研究,我们结合自身带兵经验,为向沛茁制订了一份翔实的“成长进阶计划”。向沛茁也没辜负我们的期望,无论新装备组训,还是日常活动开展,都完成得很好。
看着他日渐成熟,我感到十分欣慰:自己的良苦用心总算没有白费。正当我以为向沛茁此次前来是和我分享近期的收获体会时,他的一句话,如同向我“泼”来一盆冷水。
“能不能先把我的‘成长进阶计划’放一放?”闻听此言,我十分诧异。因为那份“成长进阶计划”中的每项内容,都经过精心设计,既能让他全面熟悉连队情况、快速进入工作状态,又能锻炼提升他的指挥管理能力。一向要求进步的向沛茁,怎么突然想“撂挑子”?
带着疑问,我耐心听他解释:“来到连队后,在您和连长指导下,我完成了不少任务,能力提高很快。但总感觉像是在机械重复别人的工作模式,自己的想法没有任何付诸实践的机会……”
向沛茁的一番话,让我心头一颤。我一直认为,新排长们刚出校门即入“营门”,对基层连队情况不熟悉,对岗位职责缺少了解。此时,最好的方式就是为他们制订细致全面的成长计划,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岗位、进入角色,加快提升履职能力。
但事实证明,为新排长制订成长规划,不能一厢情愿想当然。现在的年轻干部,想法多、见识广,在很多问题上有自己的看法和主见。为此,带兵人不能将自己固有的理念强加于他们,让他们在“路径依赖”中成长,而应当给予其充分的空间和广阔的舞台施展才能。
想明白这个道理,我结合向沛茁的个人特点和意愿及时为其调整了“成长进阶计划”。前不久,连队组织“我为训练献一计”活动,向沛茁分享了自己对提高新装备组训质效的思考。我肯定了他的想法,并鼓励他在训练中大胆尝试。
“大家请看这张图……”训练场上,向沛茁拿出自己精心绘制的示意图,为战友们讲解装备工作原理,并组织大家边思考边操作。在不久后的考核中,连队官兵的实操成绩较以往有了明显提高。
中国画讲究“留白”,能够丰富作品意境。带兵育人犹如作画,也要给新排长多一些“成长留白”,让他们发挥自身潜能、大胆尝试创新。相信有朝一日,在这些“留白处”,就会生长出令人意外的“惊喜”。
(于云之、解放军报特约通讯员刘仁浩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