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是要打仗的。文职人员虽然不直接参与一线作战,但也要有知重负重的决心、服务打赢的能力,以时不我待的精神练就过硬本领。部队各单位尤其是文职人员较多的单位,要敢于压担子、善于搭梯子,鼓励引导他们积极参与作战支援保障任务、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等,助力文职人员深度融入作战支援保障链路、融入练兵备战过程,提升这支队伍对战斗力的贡献率。
——编 者
陆军某部加强文职人员培养力度——
嵌入保障链路实现本领扩容
■盛志凯
前不久,北部战区空军某仓库组织人员进行野战仓库开设训练,锤炼应急保障能力。图为文职人员(左一)调试设备。安家鑫摄
“3、2、1,发射!”连日来,陆军某部正有条不紊开展某型弹药试验。令人欣喜的是,从前方数据采集到后方装备保障,一批新入职文职人员活跃在装备试验的不同岗位上。
“报告指挥员,导弹准确命中靶心。”落区靶标处数据采集组文职人员朱天元的声音从对讲机里传来。听到这一好消息,指挥阵地顿时响起热烈掌声。
朱天元入职时间不长就奔赴高原参与试验任务,经受住了实践检验,数据反馈全面迅速,得到了队长濮兴啸的认可:“表现不错,没有辜负自己的努力和组织的培养。”入职以来,朱天元成长进步很快,在该部组织的测绘领域比武竞赛中夺得第一,曾多次赴高原开展试验任务。
从观摩学习到上手操作,从平原试验场走向高原试验场……针对文职人员专业背景多元、能力水平参差的实际情况,该部探索推行“一事一案、一人一策”的系统培养法,科学制订个性化成长路线图、暖心备忘录、量化评分表,摸清能力底数,助力文职人员找准发展路径。
文职人员小李从事气象保障工作,负责维护气象装备,记录和报告气象数据。刚入职时,他性格内向,遇到问题总闷在心里。他的帮带人、工程师陈龙经常找他唠家常,帮他慢慢打开心扉。一次执行试验保障任务,小李对测试需求掌握得不够全面,陈龙指导他通过单位制作的作业指导书,学习试验保障方案及相关流程,并为他深入讲解具体实施细则、注意事项,帮他圆满完成任务。如今,小李工作高效顺畅,多次受领重要任务,还成为新入职文职人员的帮带人。
“文职人员是军事科研领域的重要力量,我们要为他们提供多样化平台,全面提升服务官兵、服务战场、服务打赢能力。”该部领导介绍,他们区分通信、气象、大地测量等专业开展培训、轮岗,安排文职人员骨干参与重大科研攻关、重要专项工作,让文职人员嵌入试验保障链路,不断提升“兵味”、增强“军味”、厚实“战味”,锤炼过硬本领。
一次,该部受领的任务对气象条件要求很高,相关专业人才紧缺。筹备部署时,该部党委经过研究论证,制订轮岗代职方案,帮助文职人员骨干实现本领扩容,满足了任务所需。后来,他们进一步完善方案,结合单位季节性任务特点,择机组织不同专业、不同岗位的官兵和文职人员轮岗轮训、代职锻炼,更好满足了不同任务需求。
如今,该部涌现出不少综合素质全面过硬的文职人员,他们活跃在雪域高原、戈壁沙漠等试训一线。不久后,该部将再次奔赴某试验场进行新型装备试验任务。第一次执行重要任务的文职人员刘占海表示,自己一定会勇挑重担、冲锋在前,以不畏艰险、勇于奉献的顽强斗志,成为试验保障链路中的坚强一环。
扬州市邗江区人武部为文职人员提供锻炼平台——
熟悉拉动流程提升应急能力
■宋 爽 李小龙
“应急照明手电、防暴钢叉、阻隔网……”初春深夜,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人武部值班室灯火通明,值班参谋、文职人员胡闻杰仔细核对第二天民兵应急分队拉动检查所需的物资清单。面对战备工作这个课题,胡闻杰不敢有丝毫马虎,认真对照之前学习的流程和要点开展工作。
去年,上级对民兵分队战备拉动检查提出新要求。该人武部个别文职人员在战备、训练等军事工作上存在经验不足、职责不清、业务不熟等问题,应对特情时容易出现疏漏。
战备无小事。为切实增强文职人员战备意识、提升履职能力,该人武部组织开展“战备规范月”活动,设置反恐维稳、抗震救灾、灭火救援、扫雪除冰等情况,在业务骨干指导下,由文职人员担任值班员,参与筹划一个重点镇(街道)民兵应急分队拉动检查,让每名文职人员在理解战备预案、熟悉拉动流程、核查人员装备中强化备战打仗意识,提高应急应战能力。
这天,在驻地某繁华商圈,随着值班室下达指令,某街道民兵应急排民兵迅速来到指定地点集合。在业务骨干帮带下,胡闻杰通过值班视频系统检查人员到位率和携带装备配套率,抽查了骨干对应知应会的熟悉程度。
“第一次参与战备拉动检查,你准备得比较充分,但还有几个细节需要注意……”后续复盘时,经人武部领导指点,胡闻杰意识到工作质效需进一步提高。有了这次实践经验,他对今后开展相关工作多了几分信心底气。
“以往,上级多次组织战备业务培训,有些文职人员参加了学习,但实践历练机会较少。这次‘战备规范月’活动,就是为文职人员提供学以致用的平台。”人武部领导介绍,他们组织文职人员学习历年来的战备拉动检查通报,每次拉动后开展复盘总结,邀请工作经验丰富的业务能手为他们理思路、解疑惑,逐一拉直心中问号。
“只有时刻绷紧备战之弦、着力提升援战之能,才能不负组织信任,为服务部队战斗力作出贡献。”一名新入职文职人员表示,自己一定会利用好活动契机,增强战备意识、提升战备能力,争取尽早投入到工作实践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