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某综合训练基地探索研教训一体融合承训模式
赴一线跟学跟训 聚合力研战研教
编者按 习主席强调,要把握现代战争特点规律,把握陆军转型建设要求,做到打仗需要什么就教什么、部队需要什么就练什么,使人才培养供给侧同未来战场需求侧精准对接。陆军某综合训练基地聚焦部队需求重点、组训任教难点,探索研教训一体融合承训模式,不断提升训练质效。
解放军报讯 丁雷、记者李蕾报道:重塑56门专业课程结构,更新50余套专业教材,申报6项新域新质方面课题……前不久,陆军某综合训练基地梳理去年以来的融合承训实践,沉甸甸的成果让基地领导倍感欣慰。成绩的背后,是该基地探索研教训一体融合承训模式,不断提升训练质效迈出的坚实步伐。
“战场需求就是攻关方向,部队需要就是承训指向。”该基地领导介绍,他们常年担负新疆军区多个兵种专业骨干升级培训和技能鉴定任务。近年来,随着武器装备不断迭代升级、送训单位担负任务日渐多元,加强新兴领域专业人才培养和组训方式创新的需求愈加迫切。为此,他们聚焦部队需求重点、组训任教难点,出台一系列务实举措,确保教学内容与部队需求相契合,研教模式与战斗力生成规律相匹配。
“以前,我们教什么,学兵学什么;现在,部队战斗力建设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该基地领导告诉记者,为精准对接未来战场需要,缩短从课堂到战场的距离,他们定期遴选教员赴送训单位跟学跟训,编入指挥一线、战斗一线,切实掌握部队练兵备战最新动态、兵员能力底数及需要。
如今,该基地教员投身练兵一线跟学跟训已成常态。几个月前,陆军某旅刚刚结束某新型装备试训任务。该基地某教研室李教员得知这一消息后,在学兵承训的“空档期”赶赴该旅。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李教员与部队训练骨干共同复盘总结、梳理练兵经验,不仅吸收了10多种创新训法,还明确了该专业学兵下阶段培训的重难点。
着眼学兵成长急需、岗位所需、实战必需,该基地同步重塑研战研教模式。为切实把战场急需内容讲好教透,他们携手部队、院校、厂家等多方共同研究探讨,构建“平台共建、资源共享、人才共育、成果共用”模式,聚合各方在实践探索、理论研究、装备支撑等方面优势资源,对学兵专业方向、课程体系、教学方式等改造升级,不断提升课堂教学内容与部队需求的适配度。
前不久,了解到部队无人作战领域专业骨干较为紧缺,该基地第一时间将此专业内容列为学兵拓展课程,与厂家、院校等多家单位成立联合教学攻关组,共同探索课程设置、承训模式。同时,他们依托仿真建模技术,构设虚拟仿真战场环境,增设无人装备侦察、打击、评估、保障等训练内容。首批试训学兵结业返回部队后,直接走上相关战位,岗位适配率大幅提升。
对接需求精准训,面向实战融合训,着眼未来抢先训。据了解,该基地研教训一体融合承训模式推行以来,教学质效稳步提升。7个课题攻关组的联研联教成果直达练兵一线,20余种创新教学法在教学课堂推广应用,最新一批承训学兵军事训练成绩优良率达80%以上,六成以上学兵结业返回部队后被任命为专业教练员。
去年初,陆军某部上等兵马明超从基地培训结束返岗后,恰逢新装备列装,他凭借所学很快成为业务骨干。去年底,因工作成绩突出,马明超荣立三等功。“培训内容精准对接岗位需求,让我学有所获、学有所成。”马明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