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支援部队某部传承英模连队精神践行人民军队宗旨——
书写在山川河流的爱民誓言
■汤 轶 孙亚军 王克斌
从山东中部到四川雅安二郎山,距离近2000公里。这段几乎跨越半个中国的路程,信息支援部队某部“劈山开路先锋连”政治指导员许伟已往返多次。
“因为我们这支部队的根在那里。”许伟说,“那里最能让我们记起为了人民劈山开路、不畏牺牲的初心使命。”
“劈山开路先锋连”所在部队1949年组建于安徽,在炮火硝烟中一路南下,新中国成立后转战川渝地区剿匪,随后改编入西南军区工兵部队,配合十八军修建川藏公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该部被调派至齐鲁大地,在山区和沿海岛屿执行任务。1965年,连队因在国防施工任务中贡献突出,被国防部授予“劈山开路先锋连”荣誉称号。
今年,该部入列信息支援部队。肩负任务变化,初心使命不改。循着他们70多年来辗转的足迹,我们读出了一个英雄连队在祖国版图上写下的“为人民服务”誓言。
信息支援部队某部开展“重走川藏路 千里大寻根”活动,官兵代表来到当年筑路官兵居住过的土窑洞前开展传统教育。李君鹏摄
雪域高原
劈山开路架“金桥”
“二郎山精神,就是听党指挥、不畏艰险、坚忍不拔、无私奉献。”
10月,信息支援部队某部组织“重走川藏路 千里大寻根”活动,13名官兵在“劈山开路先锋连”第33任政治指导员许伟的带领下,来到四川省成都市川藏公路博物馆。
“这里的许多文物、照片,记录了我们连队当年响应领袖号召、修建川藏公路的历史。”许伟介绍,“劈山开路先锋连”所在部队70多年来历经10余次改革整编和驻地移防,一直传承着修筑川藏公路时铸就的“二郎山精神”。去年以来,该部已遴选3批官兵代表踏上川藏路,寻根二郎山。
受到官兵帮助的群众赠予连队的锦旗。荆星玮摄
“这是咱们连的照片吧!”看到一张历史照片上熟悉的面孔,战士李君鹏忍不住说。照片上,连队前辈、筑路特等功臣韦江歌正同藏族民工一同劳作,有说有笑。
“和藏族民工打成一片,并不容易。”许伟说。连队历史资料中,还留存着部分当年参与筑路的老兵的回忆。他们提到,当时虽然与藏族民工语言不通、信仰不同,但官兵秉承“尊重信仰加强政策宣传”“语言不通就用事实说话”的理念,专门买来酥油为藏族民工改善伙食。休息时,官兵将地势较高的位置让给民工。即使在因大雪道路不通、伙食补给不上的情况下,连队官兵煮稀粥充饥时,盛给藏族民工的粥都更满、更稠。
建设川藏公路的几年中,军民为了解放西藏、建设西藏同甘共苦,结下了深厚情谊。那时,藏族民工中流传着这样的歌谣:“哈达不要太多,有一条洁白的就好;朋友不要太多,认识一个解放军就行。”
看到展览中说,西藏人民赞美川藏公路是一道“金桥”,一级军士长孙松不由感慨:“这条路不仅是促成西藏改革与发展的‘金桥’,也是联结情感、消弭隔阂的‘军民连心桥’。”
“劈山开路先锋连”官兵参与黄河沿岸环境保护活动。赵文政摄
深山村落
风雨不摧“军民桥”
“变化太大了!”重回当年驻扎过的小山村,年过七旬的原“劈山开路先锋连”副排长崔方廷老人连连赞叹。
作为寻根活动的一部分,今年夏天,崔方廷应邀重回部队当年施工地,与官兵一同追寻老连队的过往。
20世纪70年代,连队奉命转战山东,在鲁中山区从事国防施工任务。
“那时在深山里施工,没有固定的营房。”崔方廷介绍,为了尽量不打扰群众,官兵大多在村外的宿营地搭建简易帐篷居住,从那里可以望见河岸边村民的草屋。而今,昔日的茅草屋已变成了一排排整齐亮丽的新瓦房。
阵阵栗花香,勾起老人的回忆。“当年宿营地附近,有一片栗树林。”崔方廷说,栗子成熟的季节,板栗掉了一地,但官兵都严守纪律,不但没有人擅自拾起来解馋,指导员和班长还组织大家将掉落的栗子收集起来,交到村大队。
“这桥我一直记得,竟然还在呢!”走到河边,崔方廷抚摸着桥旁的石碑,向官兵讲起这座桥的来历。
1976年7月,一场山洪冲毁了连接村子南北的木桥。了解到村民过河困难,官兵考虑为乡亲们修筑一座水泥桥。“可是那时施工任务重,战友们都很疲惫。连长就问我们,愿不愿意给群众做点事?”崔方廷说,“大家都很积极,说我们穿了这身军装,就该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义务修桥期间,村民带着热水和鸡蛋来慰问,官兵只喝了几口水,谁也不肯去吃鸡蛋。没过几天,一座钢筋水泥桥就重新联通了村子南北。
为感谢部队官兵,村民在桥旁立起一块刻着“军民桥”字样的石碑。一位上了年纪的村民告诉前来寻根的官兵,虽然前些年村子里修了更牢固宽阔的桥,但“军民桥”仍保留着,石碑上的字,每逢八一建军节都重新描红。
“这座桥,大家都舍不得拆。”这位村民说,“这是解放军帮过我们的见证。”
“军民桥”石碑。资料图片
20世纪50年代,军民共同修筑川藏公路。资料图片
都市近郊
携手共建“连心桥”
“预计有6首歌、两个小品……”翻开过段时间去驻地社会福利院演出的节目单,连队文艺骨干郑竣峰敲定了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人选。
如今,部队营区地处城乡结合部,与群众的距离更近了。“不管走到哪,我们服务人民、奉献人民的传家宝从来没有丢。”连长王洪光说,“到了城市,我们为群众做实事的机会更多了。”
搬到新驻地不久,连队就与市社会福利院结为共建单位。
“市福利院距离我们营区不远,有许多孤寡老人、残疾人居住。因此,我们就将福利院作为长期开展志愿服务的对象。”王洪光说。
官兵不仅定期到福利院义务劳动,还为福利院捐款,改善居住人员生活条件。赶上春节,连队文艺骨干还自编自演文艺节目,与福利院联欢。一位福利院工作人员说,每当子弟兵来开展志愿服务,就是院里欢声笑语最多的时候。
携手共建,架起心桥。官兵服务驻地孤寡老人和残疾人的故事在当地传为佳话。这些年来,连队6人获评荣誉市民,20余人被驻地评为优秀子弟兵。
如今的营区门口,一块块匾额闪着金光:“市红色教育基地”“全省志愿者助残先进集体”“市退役军人思想政治教育基地”……每年全民国防教育日前后,这里总会迎来多批企事业单位和学校组织的参观团体。
走进连队荣誉室,那一张张官兵挥汗如雨、群众喜笑颜开的照片,就是最宝贵的奖状——市民拿着鲜花献给军车上的官兵,这是群众对义务参与道路建设的官兵表示感谢;两位战士抬着一块巨石,这是部队在支援当地水库建设;一群战士在河岸边清理垃圾,这是官兵助力黄河沿岸环境保护……
“组建至今,我们的驻地几经更换,但不管是驻扎在雪域高原、深山村落,还是都市近郊,我们从来都没有忘记自己是人民的子弟兵,应当为人民服务。”许伟说,“走前辈跋涉的道路,读前辈铸就的精神。我们寻到的根,就是对党忠诚,服务人民。”
老传统没有丢弃
■王书豪
今年4月27日,是“劈山开路先锋连”建连75周年。作为连队第15任政治指导员,接到老连队“回家看看”的邀请,我不禁想起那段劈山开路的日子。
我当指导员那几年,施工任务很重,连队一直铆在工程一线,经常是一个任务完成后直奔下一个“战场”,有的战士新兵一下连就来到施工一线,直到退役都没见过连队营房什么样。
我们的任务地域,不是深山就是海岛,条件艰苦。上世纪80年代,乡亲们生活也不宽裕,却担心我们在野外住宿条件不好,主动送来厚褥子、新棉被。有一年“八一”,附近村民还专门杀了一头猪来为我们改善伙食。我们问村民,这不是养的年猪吗?村民说,解放军来了,对大家来说就是过年!
1986年,我们到一座滨海县城施工。那年降水少,当地遭了旱灾,群众饮水困难。接到当地政府的求助,经上级批准,我们抽调兵力为地方修建蓄水池。预计60天完成的工程量,全连官兵苦干加巧干,40天便完成了任务。
因为施工任务完成特别出色,1987年底,连队荣立集体一等功。我们深知,这份荣誉,是军民同心拼搏换来的。
这次回老连队,我看到连队有了新营区、新装备,建设得越来越好。但最让我高兴的,是在驻地持续开展志愿服务、军营开放日、集体献血等活动的记录。这说明,我们爱民为民的老传统没有丢!
新时代鱼水情深
■许 萌
辖区内的英雄连队,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每年,退役军人事务局都会组织政府机关、企业、院校及退役军人群体赴连队参观学习。
曾经劈山开路轰轰烈烈,如今爱民奉献润物无声。来到连队参观后,很多群众才了解到,他们进驻我市的几十年间,为城市建设发展作出了许多贡献。作为一支工程兵部队,城市主干道拓宽改造,护城河、水库清淤,他们义务协助;扶贫济困、扶弱助残,他们当仁不让;全民国防教育、母亲河环境治理活动,他们积极参与,成为城市发展建设的重要力量。
更令人敬佩的是,近几年,有不少群众委托我们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寻找见义勇为不留名姓的军人,转赠锦旗或感谢信。一次又一次,我们找到了“劈山开路先锋连”——
2020年8月,连队卫生员崔波在公交车上紧急救助一名因中暑及低血糖昏厥的青年,并将其及时送医;
2021年10月,连队驾驶员贺占勇轮休归队途中,偶遇地方车辆自燃。他主动上前疏散群众并使用车载灭火器灭火,避免了火势失控;
……
提起这些,战士们往往只说是“理所应当”。可是我明白,这世界上没有那么多偶然发生的“理所应当”,多的是几经锤炼的“舍我其谁”。“为人民服务”不仅写在营区的围墙上,更写在每名官兵的行动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