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理论纵横丨做实事求是的模范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侯万青 责任编辑:杜圣智
2024-09-11 07:20:10

做实事求是的模范

■侯万青

前不久,习主席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时强调,要运用好已有的改革成果和重要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全力抓好改革任务的组织实施。

实事求是,是我们党始终坚持的思想路线和一以贯之的优良作风。何谓实事求是?毛泽东同志曾作过精辟概括:“‘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能否做到实事求是,不仅是思想方法问题,更是衡量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坚持原则、担当负责的重要标准。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锤炼党性修养、提升思想境界,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做实事求是的模范。

做实事求是的模范,要敢于正视“实事”。坚持实事求是,最基础的是了解掌握实情。“实事”面前,敢不敢讲真话、讲实话、讲心里话,考验的是党员干部的政治品格和道德品质。实事求是者坚持原则、刚正不阿,工作中往往容易得罪人,甚至有时还要作出某种取舍或牺牲,需要有公而忘私、不计得失的勇气和担当。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凡事坚持党性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不讲面子、不徇私情,靠坚强的党性立身做人做事,光明磊落、表里如一,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要讲认真敢较真,敢于同弄虚作假、不正之风作斗争,以抛开面子、较真碰硬的决心,靠“火眼金睛”、明察秋毫的本领,祛除附着在“实事”表面的烟雾和杂质,在认真较真中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要重视不同意见,“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只有胸怀宽广、一心为公,善于倾听不同声音,营造讲真话、听诤言的良好氛围,才能让人放下包袱、道出实情,进而在全面对比中得出客观准确的结论,防止因个人认识上的主观性、片面性而无法识别“实事”全貌。

做实事求是的模范,要练强“求”的本领。“求”即分析认识矛盾问题的过程,坚持实事求是就要求真、求实、求深,不掺杂任何主观臆想。一线情况摸得越深入、越扎实、越细致,就越能够了解实情、科学决策。要深入实际,眼睛向下、脚步向下,扑下身子、沉到一线,近的远的都要去,好的差的都要看,表扬批评都要听,在听实话、察实情中真正把情况摸准摸透。要深入分析,用好交换、比较、反复的方法,对获取的资料和信息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精心分析和研究,努力探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问题的症结和根源。

做实事求是的模范,要善用“是”指导实践。实事求是的过程,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辩证统一的过程。科学理论只有进入实践、推动工作、破解难题,才能彰显真理的力量。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而盲目的实践是很难取得成功的。反之,没有实践检验的理论,也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当前,尤其要深化理论武装,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突出学好习近平强军思想,坚持运用蕴含其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破解难题,提高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化解重大矛盾、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要坚持守正创新,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学以致用、学用相长、知行合一,不断拓展认识的广度和深度,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要注重实干实效,端正工作导向,把基层建设的“发展指数”、广大官兵的“满意指数”、矛盾困难的“解决指数”,作为检验工作实效的标准,脚踏实地、以上率下,扑下身子真抓实干,做到久久为功、善作善成。

(作者单位:武警河南总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