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题图片:苍山如海(版画)鲁馨文、梁进宝作
“荣光岁月丹青谱”系列之一
边关军魂
■刘 红
在军事美术作品中,从来不乏相同主题的佳作。这些作品交相辉映,融汇共同的精神底色,既是对荣光岁月的深情礼赞,也是对军人精神境界的感悟。为此,我们开设“荣光岁月丹青谱”栏目,集中诠释展示相关作品,以期给读者以审美启发。本期我们选取了多幅创作于不同时期,展现“戍边”主题的美术作品。在写实与写意之间,作品中的戍边军人形象虽各不相同,但不变的是他们对祖国的忠诚热爱和身上坚守理想信念、淬炼本领担当的精神。
——编 者
边疆卫士——巡防皮斯岭(水彩画) 丁 毅作
为我们伟大祖国站岗(油画)沈嘉蔚作
戈壁荒漠,苍茫风雪,凛凛寒月,千丈冰峰。这是古代边塞诗中常描绘的边疆风情,千百年来散发着瑰丽的光芒。“戍边”不仅是文学作品常见的素材,也是美术创作中常常表现的主题。一些经典作品,以独特的视觉感染力,生动表现了祖国边陲壮丽的风光,边防官兵乐观向上、坚韧不拔的精神气概及忠诚卫国戍边的爱国情怀。
“手握一杆钢枪,身披万道霞光,我守卫在边防线上,为我们伟大祖国站岗”。沈嘉蔚的油画《为我们伟大祖国站岗》描绘的是在祖国北方边陲,边防军人在哨楼上站岗的情景。整个画面色彩明快,构图独特,人物形象逼真。作者借用舞台化的造型方式,使沐浴着朝晖的两名军人与哨楼内正打电话的战士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主体人物的光辉形象,将充满“阳光感”的审美渗透于作品主题之中。这件作品作为一种样式的代表或典型,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图像特征和语言风格,给人以心灵上的震撼。
在险峻复杂的边关环境中,一座座边防哨卡构成坚固的长城,官兵日复一日忠诚守卫着祖国的每一寸土地。黄胄的中国画《巡逻图》构图饱满,色彩厚重。作品以速写入画,以粗犷、泼辣的线条勾勒出边防军人骑马巡逻的场景。人物形象精准灵动,流畅的线条形成飘逸豪迈的气势;对于马匹的刻画同样精彩绝伦,可谓风神俱全。连绵起伏的皑皑雪山,加上人物与骏马传神的动作,使整个画面充溢一股流动之气,暴风雪之势呼之欲出。巡逻官兵顶风冒雪、一往无前,凸显出一股热情奔放、不屈不挠的精神,蕴含着强大的精神张力。黄胄作品中豪放壮美的格调,在艺术思想和语言表现方面反映出时代心声,把新中国军事题材美术推向一个令人感奋的境界。
拉齐尼和父亲(油画) 于小冬作
巡逻图(中国画)黄 胄作
静静的边境线(版画) 邝明惠作
在反映边防战士的艰苦生活和坚毅品质方面,丁毅的水彩画《边疆卫士——巡防皮斯岭》也很有特点。这幅作品以小见大,通过一个边防战士在巡逻途中跳入冰河救出军马的故事,既体现了“生死巡逻线”皮斯岭的环境之险,又生动展现出新时代革命军人献身边防的昂扬风貌。作品以蓝紫灰为基调,凸显出高原的清冷与旷远。战士打着赤脚,坐在一条冰河旁的大石头上,双手用力拧着袜子里的水。刚被救上来的军马,安静站在战士旁。这一幕,安详、宁静、温暖,一人一马,特殊的战友之情令人动容。画面下方重点刻画了人物的双脚。两只脚的颜色用了紫红灰调,准确表达了高寒地区的寒冷和战士的坚强。背景的雪山像一道天然屏障,屹立在战士身后;远处一队边防官兵正在巡逻路上,暗示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军民联防,巩固边疆。多年来,军民携手并肩、用鱼水真情筑起一座座精神丰碑。英雄拉齐尼一家三代人,为红其拉甫边防连官兵做向导。他们与一代代官兵既是边关的守护者,也是建设的见证者、参与者。于小冬的油画《拉齐尼和父亲》,画面背景是连绵的红其拉甫冰山,薄薄的淡色长云横贯画面。拉齐尼和老父亲神情坚毅,骑着牦牛,引导巡逻官兵在雪地上前进。雪山、长天、牦牛队,军民情深、和谐互助,如一曲壮美的乐章在画面中流淌。
万里边关,有冰峰雪岭,有荒漠绿洲,有看不够的界碑,还有数不清的壮丽景观。邝明惠的版画《静静的边境线》与鲁馨文、梁进宝的版画《苍山如海》都没有过多的叙事性情节。前者,笔调轻松、色彩明快,刀痕朴拙而流畅,画面浑然一体,各个人物的动作自然生动。后者,辽阔高远的天际,落日余晖无限温暖,照耀着巡逻官兵。平日这些与风雪搏斗、与山川沟壑抗衡的官兵,此刻静静地固守着精神高地,整幅画弥漫着浪漫唯美的色彩,呈现出宏阔的景象。
边关霜雪冷,青春铸军魂。在祖国边防线上,正因为有戍边军人的坚守,才有家国的安宁。一幅幅精品佳作让戍边精神借助丹青意境熠熠生辉,于无声里传递着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