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四月,河北省肃宁县在迁移雪村突围战烈士遗骸时发现烈士亲人照片等遗物,向社会公布后,多方社会力量加入寻亲队伍——
照片上的姑娘,你在哪里
■中国国防报记者 潘 娣 通讯员 任 华
肃宁县雪村战斗烈士墓中发现的31号烈士胸前的小圆镜。
肃宁县雪村战斗烈士墓出土的31号烈士的遗物。
照片上的她是谁?
最近一段时间,一张贴在烈士胸口82年的年轻女子照片,牵动着全国网友的心。
4月初,为提高零散烈士纪念设施的保护和管理质效,河北省肃宁县决定将在雪村突围战中牺牲的近百位烈士的遗骸整体迁葬至肃宁烈士陵园。烈士墓迁移现场,工作人员在挖掘清理较为完整的第31号烈士遗骸时,发现烈士两只胳膊交叠搭在胸前,手骨部分消失,但在胸前有一枚小圆镜,镜中夹着一张年轻女子的黑白照片。82年过去,圆镜周边沾满泥土,但照片上年轻女性的面容仍清晰可辨。
这一发现令人动容。
“心痛”“震撼”,是肃宁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优抚褒扬科科长王雅伦的第一反应。自2014年起,王雅伦开始从事烈士墓迁移工作,亲手挖掘、整理过无数烈士遗骸和烈士遗物,这次看到烈士们的圆镜、帽徽、皮带扣、铜板等遗物,仍被深深触动。
1942年5月,侵华日军对冀中地区发起疯狂“大扫荡”。时任冀中军区八分区司令员常德善、政委王远音率领部队转战冀中,伺机歼灭敌人。同年6月,侵华日军向肃宁县我军所在地雪村展开猛攻,官兵奋起突围,与敌人展开殊死拼杀,因寡不敌众,1000余名八路军指战员壮烈牺牲,史称雪村突围战。
战斗结束后,周边村庄的村民们闻讯赶来,强忍悲痛,连夜掩埋烈士遗体。
“当时条件所限,大家用自家门板、闲置炕席为烈士下葬。”据一位老人讲述,开始是一张炕席卷一位烈士,后来用半张,闲置炕席不够了,大家把炕上铺着的席子都揭下来,到最后全村一张炕席都找不到了……
烈士虽然没能留下名字,但他们如丰碑一样矗立在群众心间。多年来,附近群众自发维护烈士墓,逢年过节,大家都会去祭扫烈士墓。2009年,肃宁县委县政府重修墓地,为烈士立碑并修建墓前广场,方便更多人前来祭奠无名烈士,了解他们可歌可泣的战斗故事。
“照片中的她一定是对烈士很重要的人。”“这位烈士是谁?”工作人员将这段视频发至短视频平台后,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牵动着无数人的心。
为了能给烈士后人寻亲带来一些帮助,江苏省南京市一家美术工作室尝试对原照片进行特征分析,用了1周时间分组修复了几个版本,汇总融合后确定最终效果并发布彩色修复照片。
这条视频同样引起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文少卿团队的关注。去年9月,该团队曾为长眠在吕梁地区的40余位烈士成功复原相貌,为编号“M19”的烈士找到了亲人。
4月中旬,与肃宁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沟通对接后,文少卿团队一行人赶赴肃宁县,细致查看了烈士遗骸的保存情况,并开展烈士遗骸DNA采样等工作。
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一名老师介绍,通过对紧握照片的烈士遗骸鉴定发现,这位烈士比较年轻,估计年龄范围在14到17岁。
4月下旬,完成所有烈士DNA采样回到学校的文少卿团队,对肃宁县工作人员送来的镶有照片的圆镜进行纳米级CT扫描。此前,他们初步判断镜子内可能会有文字信息,遗憾的是,照片上除了扎着麻花辫的女性图像,未发现其他线索。
“烈士们当年太艰苦了,年纪轻轻就献出生命,能为他们做些工作非常荣幸。” 文少卿说,他们已将烈士颅骨完整信息扫描带回学校,将同步开展烈士颅面复原、DNA鉴定工作,为烈士寻亲提供DNA数据、复原相貌以及可能的地理来源,进一步提升烈士寻亲的成功率。
通过媒体报道,越来越多人关注到烈士遗物信息,有20多名群众向肃宁县有关部门联系反映可能与烈士存在亲属关系的情况,并分别完成信息登记。据介绍,烈士DNA鉴定工作需要2至3个月时间,待所有烈士的DNA检测结果出来后,会进行详细的比对工作。
雪村战斗烈士墓迁移工程启动以来,已挖掘出近百具烈士遗骸,随同遗骸出土的还有子弹、茶缸、帽徽、皮带扣、衬衣扣等遗物。如今,这些烈士遗骸已重新装殓移至肃宁烈士陵园安放,肃宁县正在按照1∶1比例复制原先烈士墓的墓碑样式,为烈士立新碑。装有女子照片的圆镜等遗物已作为革命文物被封存起来,后续将通过中华英烈网公布相关信息。为避免意外损害,肃宁县暂无修复圆镜中女子照片的计划。
为烈士寻亲是一项困难的工作。王雅伦说,烈士牺牲的时候大都很年轻,如果后人有意识寻找,寻亲会容易很多,但如果没有后人,无名烈士的相关身份信息确认起来会更难。
据了解,除了胸前的圆镜,在31号烈士身边还发现4发子弹、6枚铜板、3个白色的衬衣扣子等遗物。
烈士和照片中女子究竟是谁?如果您有相关线索,请联系我们,电话:010-66720062,或在“中国国防报”微信公众号后台留言。
我们怀抱希望,期待一个温暖的答案。
河北省肃宁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供图
融媒策划:戴斌
融媒制作:何皓铭、周鑫、王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