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只为“名次”挑选集训教练员
■丛镕基 王子杰 唐瑞杰
在2023年11月29日的报道中,我们刊发了海军某部做好教练员培养跟踪问效的经验。结合后续的工作实践,他们又反思改变了以往的一些观念和做法。本期,我们分享的就是该部某连的新思考、新探索。
——编 者
这几天,海军某部某连连长焦任方很开心,因为刚刚完成教练员集训的2名初级军士和1名义务兵回到连队后,运用学到的本领,引入3D建模等手段,在组训任教中大放异彩,令人眼睛一亮。
“事实证明,当初选派他们参加教练员集训的决定是正确的。”话匣子打开,焦任方的关注点由这3名年轻同志转到教练员集训上。
“一段时间以来,在很多基层官兵眼里,参加教练员集训就是参加比武。各单位选派人员时,往往看重的是能不能在结业考核中拿到名次、争得荣誉。出于这种考量,大家总是心照不宣地选择经验丰富的‘老将’出马。”
紧接着,焦任方话锋一转,道出了内心的忧虑:“时间一长,班长骨干成了集训专业户,虽然荣誉拿了不少,但连队教练员队伍青黄不接,出现了断层现象。”
连队训练形势分析会上,这种忧虑转化为与会人员的共识:参加教练员集训,最重要的是培养人才,而不是夺得名次,要把这个导向牢固树立起来!
会上,有人反映的新情况可以作为佐证:“我们排的李班长当了5年的教练员,多次在集训考核中夺得第一名,但在最近的训练检查中,他却被机关指出教学死板,不能充分调动官兵积极性……”
这不难理解,当一名战士参加教练员集训,把获得个人荣誉放在第一位时,就不会把主要心思和精力花在学习提高教学本领上。经过研究讨论,该连决定从改进送学培训人员结构入手,推荐更多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同志参加集训,同时跟进做好培养帮带。
又一年的教练员集训来临。这一次,很多“新面孔”进入了该连的推荐名单,下士小潘就是其中之一。在连长眼里,他思维活跃爱琢磨,经常与战友探讨总结训练窍门,是滑降专业教练员的好苗子。
然而集训考核时,由于兵龄短、经验少,小潘出现了紧张情绪,没有拿到好名次。返回连队的路上,他的心情十分忐忑。
没有载誉而归,但迎接他的依然是连主官的笑脸。焦任方鼓励他结合连队实际,梳理消化学到的知识技能,为承担教学任务做好准备。
不久后,小潘被正式任命为滑降专业教练员。在首次教学中,他用自创的“实景模拟训练法”,向官兵们展示地面准备、人员预备、机上实操等滑降训练各个阶段的动作要领。
伴随着背景音中的直升机轰鸣声,官兵们如临其境,观看教学格外认真。“第一次看到这种演示视角,直观形象,好像自己正在滑降”“这样的组训示教真有意思,再也不会觉得无聊了”……听着大家的议论,焦任方在心里为小潘点赞。
“像小潘这样的新教练员,可能一时的表现不如老教练员,但只要给他们创造更大的成长空间,对他们多些包容和鼓励,他们很快就会成熟起来,独当一面。”焦任方介绍,他们还探索走开“先集训后考核”的模式,抓好跟踪问效,针对集训归来后教练员的现实表现,进行定期考评,动态制订能力提升计划。
教练员教得好不好、水平怎么样,官兵们最有发言权。“别看这3名同志上岗不久,却已经赢得战友们不错的口碑。”焦任方说,新教练员慢慢脱颖而出,很多老教练员感到了空前的压力,开始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琢磨如何创新组训任教方法,让自己胜任本职岗位,让战友们学到管用本领。
此事还没有结束。这段时间,焦任方一直在思考教练员集训“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对接问题。“一名教练员的成长成才,离不开岗位的不断磨砺,更离不开集训的加钢淬火。”他打算给集训组织者提一条建议:在集训这个环节,同样要把“重在育人、学以致用”的导向鲜明立起来,对送学培训条件、集训内容设置和考核评价等作出进一步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