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卫生连,成为全旅唯一荣立集体三等功的单位。记者采访发现,该连取得成功的秘诀简单又不简单——
“干部率先垂范,就是最好的教育”
■解放军报记者 陈典宏 通讯员 张洪瑜 杨 昭
卫勤“四会”教练员比武夺得冠军、建制连自救互救考评排名第一……新年伊始,记者在第75集团军某旅采访时,被军事训练公示栏上卫生连取得的成绩所吸引,随即决定去该连探访。
只见训练场上,卫生连正在开展救护训练,该连连长王宏泽、指导员付一豪率先展开一对一比拼。口令传来,他们迅速进行止血包扎、伤员搬运,动作专业流畅、一气呵成。
“练兵先练班子,考核先考主官。能和连长过招,不论胜负都是一种学习,咱争的是精神,赢的是心态!”走下训练场,付一豪摘下汗湿的头盔,对记者说,“去年年底,我们连荣立集体三等功,是全旅唯一的一个。”
卫生连能从各个连队脱颖而出,有何过人之处?面对记者的询问,付一豪笑着说:“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秘诀,就是干部敢于叫响‘看我的、跟我上’,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激励带动全连官兵共同奋进。方法很简单,但做起来可不简单,坚持下去更不容易。”
打开记忆的闸门,付一豪思绪回到当年。当得知自己要去卫生连担任指导员时,付一豪心里不禁“打鼓”:“连里有多名上校和中校军官,我一个上尉如何打开工作局面?”
“连队官兵更看重成绩和贡献,你想尽快树立威信,就要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付一豪上任伊始,王宏泽就为他指点迷津,“卫生连老兵多,党员占比大,比咱们军衔高的同志经常有自己的想法,但也有觉悟。只要连队主官做得好,大家自然会跟着干。”随后,王宏泽讲起了自己的一段经历。
那年,部队调整改革,王宏泽转任新组建的卫生连连长。卫生连从过去的保障分队,变为战保一体的全训单位,工作和生活节奏按下了“快进键”。但组建之初,单位技术干部集中、人员构成多元,大家的精神状态与战斗力建设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如何提升大家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恳谈会上,该连官兵一致表示,不能穿新鞋走老路、拿新瓶装旧酒,要立好规矩、走正路子。随后,连队党支部集思广益,定下一条规矩:评优评先,不看年龄看成绩,不看军衔看贡献。王宏泽更是身先士卒,鲜明表态:“工作怎么干,我先打个样!”
话落地,见行动。每天一起床,王宏泽早早下去站队集合;战备拉动、卫勤演练、比武考核,他次次冲在前面;针对训练中的弱训、粗训现象,他为官兵量身制订“训练明白卡”,让官兵人人干有目标、学有动力。很快,在王宏泽的带动下,全连官兵士气高涨,人人比着练,人人都过关。
一次,为备战集团军组织的一线救治能力考评,卫生连加大各课目训练强度。3000米跑训练,军医们同一群20来岁的年轻战士共同起跑,没有一人掉队;战场救护现场,止血包扎、心肺复苏、伤员搬运,整套作业连贯完成,王宏泽和军医们满头大汗,但依然坚持到底;穿过“染毒”地带、开设野战救护所、收治重症“伤员”,谁也不甘落后……老军医们展现出的那股拼劲,就是对年轻官兵的无声动员。那次考评,卫生连团结拼搏,获得4个单项第一和总评第一的好成绩。
“干部率先垂范,就是最好的教育。”对连队的过去了解越多,付一豪对这句话感受越深。“我虽不是军医,但必须练强专业,这样才能更好地带领战友冲锋!”履新不久,付一豪就定下了目标。
付一豪在军校学的是火炮专业。到了新岗位后,一切都要从零开始,不管多么忙,他都要挤出时间学习卫勤专业,并时常在心里告诫自己:即便达不到军医的专业程度,也要把大纲要求的课目练精吃透。凭借这股劲头,不到半年,他便在卫勤专业共同课目考核中达到了“良好”标准。
几年来,连队官兵换了一茬又一茬,但干部模范带头的自觉性、行动力从未减弱。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密切了内部关系,激发了全连官兵的工作训练热情,推动连队全面建设水平持续攀升。
去年10月,该连参加上级组织的训练考核,历经远程投送、分队防卫、伤员救治等多课目检验,总评分数为所有参考连队最高,令人刮目相看。去年年底评功评奖,卫生连荣立集体三等功。消息传来,其他连队的官兵都很服气,纷纷表示:“他们当之无愧!”
编余小议
放下架子 甩开膀子 干出样子
■冯 升
编完此稿,编者也有同感:卫生连的做法并无新意,也很简单,但的确实在管用,而且一用就灵。
所谓“大道至简”。古往今来,很多好用管用常用的招法真没有什么玄妙。就拿“干部带头”来说,上级要求也好,职责所在也罢,任何一名干部都应如此,没有多少道理可讲。由此,编者想到一句顺口溜——“干部干部,先干一步。”简简单单几个字,就把“什么叫干部”“怎样当干部”说明白了。
毛泽东同志指出:“任何人不论官有多大,在人民中间都要以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姿态出现。”而普通劳动者的主要标志,就在一个“干”字上。基层带兵人作为“普通的劳动者”,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既反映一个单位的作风,也影响和改变一个单位的作风。原本就身在贯彻落实的末端,如果不以“先干”带动落实、不以“实干”促进落实,而是当起光动嘴巴的“甩手掌柜”,如何团结带领官兵干事创业?
在基层一线,有一些干部滋生了“躺平”心态,把本该自己负责的工作,习惯性地层层分解下去,美其名曰“一级对一级负责”。于是,在个别单位,从营里到班里,真正干活的只有战士。这种现象贻害甚大,必须立即纠治。
带头是最好的引领,实干是最好的示范。领导干部在上面要求人、在后面推动人,都不如在前面带动人管用。基层干部既要指挥“抓落实”,更要亲自“去落实”。只有放下架子、甩开膀子、干出样子,以身体力行感召官兵、以率先垂范带动官兵,才能把官兵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推动基层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