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铁人”进行心灵对话
■田国庆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吕衍海
塔架高耸入云,钻机顶天立地。
前不久,黑龙江省军区组织100余名文职人员来到大庆市某党校进行培训学习。行进在宽阔笔直的大道上,远眺星罗棋布的抽油机,“孔雀蓝”们感悟着半个多世纪前,广大石油、地质工作者满怀豪情挺进莽莽荒原,组织石油大会战时的壮志豪情,想象着石油工人创业年代激情燃烧、火热不息的生产生活情形。
黑龙江省军区组织文职人员现地感悟大庆精神。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吕衍海摄
“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石油工人干劲大,天大困难也不怕”“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党校宣传栏的一句句口号,被文职人员们记在笔记本上,刻印在脑海里。
“今年是铁人王进喜诞辰100周年。被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和诞生于黑龙江的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一样,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百余名文职人员来到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参观见学。
纪念馆前,铁人石像英姿挺拔。拾级而上进入主场馆,大家仿佛跨越时空,与“铁人”进行心灵对话——一张张泛黄的照片,见证着石油工人艰苦创业的历史瞬间;一把把有些锈蚀的工具,记录着劳动者无私奉献的生动场景;一段段感人的故事,蕴含着共产党人鲜活的红色基因……
“他们是国家建设的‘螺丝钉’‘拓荒牛’,我们是新时代的‘奋斗者’‘追梦人’。”齐齐哈尔市龙沙区人武部干事、文职人员谭泽亮入职前在地方纪委、电视台等单位工作过,如今跻身文职方阵,他坦言,在感到光荣骄傲的同时,更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责任。
黑龙江省军区某部参谋、文职人员王春鑫曾在驻疆部队服役,退役后通过文职招考重回部队。交流感悟时,他说:“‘铁人’不仅是一个英模人物,更是一种可贵精神,有着不朽的价值和永恒的生命力。我要向‘铁人’学习,在新的地域、新的领域开疆拓土、努力建功。”
参观见学临近尾声,在纪念馆一楼大厅,面对以王进喜为代表的石油工人阔步向前群体雕塑,百余名“孔雀蓝”举起右拳,庄严宣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