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第77集团军某旅发挥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站作用解兵忧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马嘉隆 左超超 张建平 责任编辑:刘秋丽
2023-08-01 07:17:33

解决涉法棘手事彰显组织温暖

——第77集团军某旅发挥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站作用的几段见闻

■解放军报记者 马嘉隆 特约通讯员 左超超 通讯员 张建平

“八一”,是军人的节日,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已经形成了共识、汇聚成行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军人军属荣誉激励和权益保障。为提高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依法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新修订的《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出台,并于今年3月1日起施行。

第77集团军某旅对落实新修订的《办法》高度重视,加速协调各方资源,建好用好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站,探索形成“电话传真专人值守、维权渠道专人拓展、涉法问题高效处理”机制。如今,案件受理“绿色通道”畅通,法律援助“人员库”充实……一些曾经牵扯该旅官兵较多精力的涉法案件和民事纠纷,有了“一站式”解决方案。一项项暖心政策的落地落实,激励官兵以更高涨的士气斗志投入到备战打仗各项工作中。

开通“绿色通道”

加速解决官兵涉法难题

“我家的问题能够得到快速解决,还要感谢单位法律援助工作站的大力帮助……”近日,第77集团军某旅一名干部心中的忧虑一扫而光。

今年5月,这名干部的老家进行土地征收,但自家两个孩子未按规定得到相应补偿,干部家人与相关部门多次协商,都没有结果。涉法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这名干部比较焦虑,一度影响到了日常工作、学习训练。无奈之下,他走进该旅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站,希望得到专家的指点和帮助。

了解情况后,工作站相关人员第一时间通过网络、致函等方式,对当地土地征收相关规定进行全面了解,确认干部家人按规定应得到相应补偿。随后,他们通过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协调这名干部老家的司法行政部门和法律援助机构配合进行处理。在多方协力下,这名干部的两个孩子拿到补偿款,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只有把官兵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才能让官兵对组织放心,全身心投入备战打仗。”该旅政治工作部干事腾飞介绍,以往,官兵申请法律援助时间较长,流程也比较繁琐,有的官兵遇到涉法问题后只能自行找律师解决,为此花费不少精力和财力。新施行的《办法》明确,法律援助机构应当在服务窗口设立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对军人军属申请法律援助的,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此外,符合条件的可以先行提供法律援助,事后补充材料、补办手续。

绿色通道的畅通,让军人军属涉法问题的解决效率明显提高,越来越多的官兵在个人或家庭遇到难题时,选择第一时间走进法律援助工作站寻求帮助。

为让工作站发挥更大作用,该旅重点理顺流程机制,制订军人军属法律援助程序流程图,突出强化“一站式”服务属性。根据官兵诉求,工作站可提供从解答法律咨询到起草起诉状、答辩状等法律文书的全流程保障,并主动对接地方相关部门移送协助函等材料,竭尽全力为官兵解决棘手事。

充实“人才库”

提供专业高效法律服务

从普法教育、解答咨询到代拟文书、支持诉讼,都离不开高质量法律人才队伍的支撑。为提高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质效,该旅加大军队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骨干培养力度,协调地方法律援助机构择优遴选优秀律师充实军人军属法律援助人员库,让官兵第一时间得到专业高效的法律援助,为解决涉法问题提供了更坚实的保障。

“我在网上‘留言平台’说出了遇到的问题和诉求,没想到这么快就得到了律师的专业解答和帮助。”该旅一名军医告诉记者,前不久,他因合同问题与地方人员产生纠纷。当时,他正在野外执行伴随保障任务,不能前往法律援助工作站咨询,于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在工作站设立的网上“留言平台”进行了咨询。值班律师看到留言后,第一时间通过电话找他核实具体情况。随后,律师远程帮他代拟法律文书,相关人员成立协调小组同步跟进。最终,这名军医没离开驻训地,就顺利解决了遇到的难题,这让他感受到了组织的温暖和力量,更加心无旁骛投入任务之中。

近年来,随着实战化训练走深走实,该旅执行演习驻训等重要任务越来越多,官兵往往长时间处于动散状态,这对法律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该旅按照“机关总体统筹、援助一体推进”的工作思路,成立基层法律骨干培养小组,定期深入基层开展法律法规普及活动,组织基层法律骨干培训,帮助他们提高业务能力。他们还协调军地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或志愿者,定期开展“送法下基层”活动,解答官兵涉法难题,提高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质效。

记者了解到,如今法律援助工作站开通的网上“留言平台”,每天有专兼职律师、基层法律骨干值守,为官兵讲解法律知识、记录案件案情、跟进问题解决。专业律师队伍的直接参与,打通了从情况咨询到方案解决的“最后一公里”,高质量的诉讼代理服务让官兵合法权益得到更高质效的保障。

扩大援助范围

让援助工作更暖兵心

“在工作站的帮助下,我家的房屋买卖纠纷很快得到了解决。事虽然不大,但让我实实在在感受到了组织的关心和温暖。”前不久,该旅一名战士回老家解决完涉法问题返营后,与战友分享了自己的心情和体会。

此前,这名战士的父亲购买了同村村民的房屋,但不久后,因政府实施新的补贴政策,卖方反悔出售房屋,并多次到战士家中纠缠,两家人因此产生纠纷。

无奈之下,这名战士来到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站,正在值班的李律师考虑到双方当事人属于同村老乡,不宜将矛盾进一步激化,建议陪同这名战士上门进行调解。赶到战士家乡后,李律师向当事人介绍相关法律法规,最终获得双方一致认同,顺利解决了这起纠纷。

“近年来,官兵遇到的涉法问题逐渐增多,《办法》在继续对军人军属宅基地纠纷、土地承包纠纷、农资产品质量纠纷、婚姻家庭纠纷等给予援助的基础上,还结合军队解决疑难涉法问题专项服务实践和基层部队反映情况,将房屋买卖租赁、拆迁安置补偿等军人军属常见多发的纠纷问题,纳入法律援助事项范围。”腾飞介绍,以往部分官兵在生活中遇到难题时,习惯于请组织出面协调地方有关部门帮助处理。但由于跨地域协调涉及面广、层级复杂,事件处理周期较长,结果有时不尽人意。随着依法治国、依法治军的深入推进,解决疑难涉法问题最可靠、最有效的还是将其纳入法治轨道妥善解决。

《办法》进一步扩大法律援助事项范围,更能全方位保障军人军属合法权益,激发军人的职业荣誉感和获得感。“如今,官兵的大部分烦心事都可以通过援助工作站‘一站式’解决,大家更能感受到好政策带来的温暖。”腾飞说。

据悉,今年以来,该旅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站协同地方机构为官兵处理涉法问题15起,解答官兵法律咨询30余件。依法依规保障军人军属合法权益,解除了官兵后顾之忧,为部队不断提升练兵备战质效提供了良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