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集团军某旅强化指挥员数据思维提升决策水平——
时刻做到心中有“数”
■蒋彬垚 华 瑞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高骏峰
天空中,无人机低空侦察;密林里,侦察分队抵近穿插;山路上,侦察车雷达高速运转……初春时节,第71集团军某旅一场整建制、全要素的红蓝实兵对抗演练拉开战幕。红方炮兵营营长倪锐组织侦察分队前出,对蓝方进行多维多域情报侦测。不多时,蓝方阵地坐标、兵力编组等信息数据便通过各级无线电台、指挥专网传回营指挥所。
“蓝方炮兵分队将通过某区域。”收到侦察分队实时共享的信息,作战值班员孙益辉立即在电子沙盘上标注蓝方炮兵分队数据。而后,倪锐打开战场数据库进行情况分析:“蓝方牵引式火炮比我方火炮射程远,可实时关注蓝方动态,以免受到炮火打击;我方火炮较对方机动性强、火力覆盖范围广,可采取快打快撤的战法,对蓝方进行精确打击后,迅速转移阵地。”
倪锐随即定下决心,官兵闻令而动,紧锣密鼓展开准备工作。不多时,炮弹出膛,红方官兵完成精准打击后,迅速转移阵地。
“用最小火力对敌实施最大程度的毁伤,关键要培养指挥员数据思维能力。只有充分掌握并灵活计算、分析、运用数据,指挥员才能精准决策,更好掌握战场主动权。”倪锐告诉记者,对战场数据的这一深刻认识,源于此前的一次对抗演练。
当时,该营与一支配有新式装备的重型合成部队交手,期间该营装备接二连三地被裁定为“战损”。“转移阵地!”指挥员根据经验,组织部队转移。孰料,转移过程中,仍有多门火炮被“摧毁”。
对抗第一天,该营以惨重的损失草草收场。对此,倪锐陷入沉思。他事后得知,对手战前已通过多型多架无人机、便携式侦察设备等,对战场情况进行长航时、大纵深、全方位的侦察,掌握了该营重要目标分布情况,并通过军事建模技术实时生成战场三维地图。
战斗发起后,该营接收到前方侦察兵传回的目标信息后便急于出击,而对手运用已知数据,反推出该营阵地所在位置,并通过战场三维地图预判出该营下一步行动。
“演练不仅要分胜负、争成败,更重要的是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学习对手先进经验,不断改进提高。”该旅领导在复盘总结会上一针见血地指出,该营的失利,源于指挥员在作战决策中依赖经验直觉,缺乏用数据决策、靠数据打仗的意识,“只有平时注重强化数据思维,养成用数据组织筹划作战的良好习惯,才能在战时精准用兵,多一分胜算。”
为此,该旅举一反三深入查摆,采取一系列举措夯实各级指挥员获取数据、分析数据、运用数据的能力。实践中,他们推进军事建模技术融入部队作战全过程,运用图像对比、直接计算等方法提升侦察数据的可靠性;坚持在演训中采集装备性能参数、部队协同时间等数据,不断完善作战数据库;通过作战计算、战法实验、兵棋推演等手段,分析对抗的规律趋势,强化指挥员数据分析和计算筹划能力。同时,他们还要求各级指挥员对基本作战数据做到“一口清”,提高官兵熟练运用大数据、云平台的能力。
精细化训练成为常态,训练效益稳步提升。如今,借数据抓训、靠数据指导、凭数据决策,已成为该旅官兵共识。年初以来,该旅采集了大量任务区域地形道路、社情民情等数据。
在该旅近日组织的实兵战术对抗演练中,担任破袭任务的突击小组充分运用交战地域数据库资料,出其不意,攻“敌”不备,最终圆满完成任务。
短评
用“数据慧眼”洞穿战争迷雾
■王文华
毛泽东同志曾说,对打仗要做到心中有数。当下,战争形态正加速向信息化、智能化演变,作战越来越需要数据支撑。只有熟练掌控运用数据,才能掌握未来战争的主动权,拨开战争迷雾,立于不败之地。
具体实践中,有的单位对数据运用仍不够精细,有的指挥员战场“感官失灵”,忽视对敌情的侦察感知,不注重全面、及时、准确分析判断敌情。究其原因,还是心理上存在“经验依赖”,缺少用先进设备获得精确数据、运用数据筹划作战的主动性,这不仅是训练习惯问题,更是数据思维树得不牢的问题。
未来战场,数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各级指挥员要时刻做到心中有“数”,自觉运用数据,提升用数据决策、用数据评估的主动意识,注重用数据思维分析解决军事难题,通过数据把握实战化训练规律,制订科学战法训法,深钻细研作战对手,做到知己知彼、应对有“数”,让数据真正成为洞穿战争迷雾的“火眼金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