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策出台,让原本已达最高服役年限的四级军士长李文祥重燃希望——
延期服役,老兵迈上新征程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李佳豪 通讯员 付 裕
从西藏寄至重庆,又辗转寄回西藏。春节前夕,第77集团军某旅四级军士长、导弹射手李文祥此前寄回家的行李包裹,兜了一圈后又回到他的手中。
“这些行李包裹又原封不动地回到部队,我也没想到自己还能继续在部队服役。”李文祥一边整理包裹中的个人物品,一边对记者感慨,“我之前做好了退役的心理准备,把一些‘家当’提前寄回去了。”
据了解,李文祥所在专业岗位没有设高级士官编制,达到四级军士长军衔的最高服役年限后只能退役。尽管李文祥在业务岗位上是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曾因表现优异两次荣立三等功,但去年年底服役期满后,他不得不面临“转身”。然而,就在李文祥准备为自己16年的军旅生涯画上句号时,一项新政策的落地,让他重燃希望。
“按照最新规定,部分优秀军士在服役期满后若因编制原因不能晋升到更高一级军衔时,仍可以通过延期服役的方式继续在部队发光发热。”谈及这项改变自己人生轨迹的政策,李文祥满心欢喜。
和李文祥一样,延期服役的相关规定下发后,该旅不少与他情况相似的老兵纷纷咨询并报名。
在与老兵们交谈中,记者得知,延期服役政策让人才成长路径更科学:若军士在延期服役期间表现优秀,仍有机会晋升更高一级军衔,有了“进”的希望;延期服役军士中断服役时,仍可依照政策进行退役安置,有了“退”的保障;若本人提出申请且各项考核考评优秀,军士可选择最高延期服役至55周岁,这为他们职业生涯选择提供了“另一种可能”。
“延期服役政策的施行,进一步激发了单位人才队伍活力。”该旅人力资源科科长相磊明介绍,以李文祥为例,他所在的专业岗位人才培养周期较长,若因编制所限导致骨干服役期满后无法继续留队,很容易造成人才流失。而延期服役政策的出台,破解了这一难题。
一方面是单位人才队伍建设的现实需要,一方面是众多军士希望延期服役的强烈意愿。经研究,该旅党委决定在严格执行上级有关文件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单位实际,进一步规范细化军士延期服役规定,切实发挥这项新政策的效能。
针对申请延期服役军士人数较多的实际,该旅一方面综合考虑练兵备战、人才培养和战斗力建设需要,确定延期服役的专业岗位和名额;另一方面严格按照个人申请、基层推荐、资格审查、考核遴选、党委批准的程序,严把延期服役“关口”。
“当然,获批延期服役也并非一劳永逸。”相磊明介绍,该旅对军士延期服役期间的工作表现、年度考核及综合评价等进行标准细化,建立延期服役淘汰机制,确保既要把优秀人才留下来,也要鞭策留下的人才保持优秀。
根据岗位实际需要,日常表现优异、专业素质过硬的李文祥在提出延期服役申请后一路“绿灯”,很快便重返热爱的工作岗位。如今,作为该旅首批延期服役军士的一员,他在新年伊始被任命为所在营队某专业教练员,负责新兵集训工作。
“这既是一段旅程的结束,更是另一段征程的开始。”谈话间,李文祥小心翼翼地从包裹中掏出此前寄走的两枚三等功奖章,将它们摆放在内务柜中,“部队给了我继续追梦的机会,我一定用过硬成绩回报部队。”
短评
切实让好政策惠及官兵
■张竞文
强军之道,要在得人。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关键要有大批优秀人才作支撑。近年来,随着军事政策制度改革深入推进,一项项有利于军事人才队伍建设的新政策、新规定相继出台,为实现人才强军战略提供了制度保证,为强军兴军注入了活力动力。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政策效能发挥多少,取决于落实力度的大小。新政策出台后,各级应当主动作为,绝不能只做“收发室”“传声筒”,避免出现“两头热、中间冷”的现象。同时,各级还应该在吃透政策精神的基础上做好建章立制工作,结合实际制订具体化、可操作的落实措施,做好配套工作,唯此才能充分释放政策红利,让好政策惠及官兵,为强军事业汇聚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