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跨越65年的接力守望 几代哨兵与一座大桥的情缘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田健 责任编辑:张硕
2022-08-04 07:38:12

长江是我们的母亲河。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奥秘,蕴藏在那浩荡恢宏的沧桑力量中。

说起长江的故事,历史的篇幅太过宏大。如果从长江的故事中找寻一个支点,那么武汉长江大桥,无疑是耀眼的坐标。

在那个百废待兴的年代,作为我国在万里长江上建起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大桥,武汉长江大桥是一座里程碑。

大江东去,千帆过尽,长虹飞架锁苍茫。从汉阳龟山跨越至武昌蛇山,武汉长江大桥像一条巨龙横卧在长江之上,连接着1300多万武汉人工作和生活的点点滴滴,更承载着万千中华儿女关于母亲河的独特记忆。

大桥建成通车65年来,一茬茬守桥官兵驻守在江畔桥头。如今,武汉已经拥有11座长江大桥。但寒来暑往,这群哨兵始终坚守岗位,24小时守护着第一座大桥,确保“万里长江第一桥”的安全。

武警湖北省总队武汉支队守桥中队官兵在武汉长江大桥周边执勤。王石杰摄

跨越65年的接力守望——

几代哨兵与一座大桥的情缘

■田健

崇高与平凡

有一种使命在这里延续

与往年相比,2022年的夏天来得早了一些。因酷热难耐,84岁的韩文忠老人辗转反侧。

一声列车鸣笛划破夜的宁静。家住武汉长江大桥附近的韩文忠知道,这是一趟由武昌火车站开往北京的直达列车,全车共有16节车厢。

现在,时间应该是凌晨3点16分。

在老兵韩文忠心中,有一张熟悉的列车时刻表。生活中,韩文忠不需要钟表。因为,每趟列车发出的不同节奏,都能让他判断出车次和时间,误差通常不会超过一分钟。

等室内一切都停止了细微颤动,周遭归于安静,老兵知道,天亮之前,不会再有列车经过。于是,他放心地缓缓睡去。

在韩文忠的脑海中,铭刻着这样一幅画面——

1957年9月6日晚6时许,毛泽东主席迈着矫健的步伐,从汉阳桥头武昌方向缓步走上新建的武汉长江大桥。走到大桥中间位置时,他手扶栏杆,在满天晚霞的映照下,眺望着奔腾的江水和美丽的武汉三镇。

1957年10月,武汉长江大桥正式建成通车。资料图

当时,19岁的韩文忠正屹立在汉阳桥头堡站哨。从那一刻起,他知道自己守卫的不仅仅是一座大桥,而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骄傲与自信。他暗暗发誓:“就算自己粉身碎骨,也绝不能让大桥受到一点点伤害。”

20世纪60年代,敌特分子潜入武汉,伺机破坏大桥。得知消息后,韩文忠和战友们迅速行动,一方面将大桥封控得严严实实,另一方面全城搜寻敌特分子。连续三天三夜的奋战,让敌特分子破坏大桥的妄想彻底破灭。

一次,一辆公交车行驶到汉阳桥头时突然起火。守桥官兵闻讯而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冒着可能发生爆炸的危险,一边实施救援,一边安抚群众,避免了更大次生灾害的发生……

“大桥总长1670.4米,铁路桥宽19米,公路桥宽25米,共使用铆钉100万颗,使用大型管柱224根,浇灌钢筋混凝土12.63万立方米……”随着年老记忆力的衰退,经常忘记吃饭时间的韩文忠对这些数字却是张口即来。

“全都刻在这里!”韩文忠指了指自己的脑袋。

从守桥战士、中队长、守桥部队团长,再到大桥保卫委员会副主任,韩文忠在长江大桥边一干就是一辈子。

退休后,单位为韩文忠分配了宽敞明亮的住房。谁知,他嫌分的房子离大桥太远,仅住了一个月,就坚决要求搬回大桥附近的老房子去。

每天清晨,老兵都会站在离桥头堡不远的地方,用他独有的视角来观察大桥,注视桥上熙熙攘攘的车水马龙。

每年新兵入伍,韩文忠都会走进武警湖北省总队武汉支队守桥中队营区。站在哨位上,这位老兵讲过去的老传统,叮嘱官兵们守好大桥。

站在落日余晖下的大桥上,韩文忠对儿女交代:“我死后,就将骨灰从这里撒下去,我要每天都在这里看着它……”

寒来暑往,日月更替。伴随着重重叠叠的脚印,大桥上的哨兵换了一批又一批,守桥的方式和要求不断变化,但官兵们对大桥的忠诚守护丝毫没有变,使命延续,薪火相传。

“全都刻在这里。”若干年后,哨兵李勇浩同样指了指自己的脑袋,向前来视察的外宾介绍大桥的基本情况。

65年过去,一代代守桥官兵践行“誓死守卫大桥安全”的誓言。这些年,先后有1万多名官兵在这里站岗执勤,成功处置危害大桥安全事故200多起,抓获不法分子300多人。

近年来,国家对外开放程度越来越高,武汉经济发展越来越好,许多外国友人来到武汉,走上长江大桥。

多元文化在这里交融,对守桥官兵的综合素质提出更高要求。

一次,一名英国游客的小孩在大桥附近走丢。虽然找了好多人打听,但因为语言不通,大家都不知道这名外国人要干什么。

在附近巡逻的大学生士兵李俊迎了上去。他用英语与外国游客沟通后,很快和战友们一起协助英国游客找回了走丢的小孩。

掌握一门外语,不仅能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服务,而且能更好地展示国家形象。从此,守桥中队将外语学习纳入执勤训练范围,要求每名官兵都要学会用英语进行简单交流,同时还要掌握一些小语种的常用词汇。

大桥与小哨

有一种青春在这里绽放

晨曦里,长江中心的大桥被一层薄薄的云雾包裹着,像穿着一袭含着蒸汽的浅色轻纱。一列动车从黄鹤楼下缓缓驶来,一头扎进纱里。

已是不惑之年的退伍老兵刘斌带着家人从荆州赶来,开启每年一次的大桥之旅。在大桥上走完一个来回后,他在黄鹤楼下的纪念品商店里挑选了一款新出的大桥工艺品。

房间里摆着各种各样的大桥纪念品,家里挂着形形色色的大桥图画,就连喝茶用的桌子也酷似大桥造型。

这一切,并非巧合,而是源于刘斌的父亲刘必党。1975年,刘必党入伍成为一名守桥兵,6年后退役回到家乡。

刘斌回忆,他的童年记忆里,第一次接触大桥是在一张二角钱的纸币上,那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在20世纪60年代发行的第三套人民币。

在那个工艺品还比较匮乏的年代,父亲将这张纸币和一套大桥的邮票贴在一起,珍藏在一个老式皮箱里。

幼时,刘斌一直觉得父亲这只皮箱很神秘。终于,他瞄准一个机会将父亲的皮箱打开,把里面那两角钱拿出来,换了一根冰棍吃。为这事,他挨了父亲一顿揍。

这是刘斌与大桥的第一次邂逅。长大一些后,刘斌得知伯父刘必农和父亲刘必党都曾在武汉守过桥,而且守的是同一座桥。那时,这名少年的心里,对大桥有了莫名的向往。

在父亲的记忆中,那时的大桥还没有修建岗亭,守桥战士一年四季都露天执勤。

夏天,骄阳似火,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烤箱里;冬天,北风凛冽,湿冷的天气能把人冻成一根冰棍。

“要说不苦,那是假的,但想想自己守卫的是万里长江第一桥,是连接国家南北的经济大动脉,再苦再累也觉得值。再说了,那时候全国人民日子都过得苦!”谈到大桥,年过六旬的父亲骨子里透着自豪。

1999年,高中毕业的刘斌入伍来到部队,站上了伯父和父亲曾经站过的哨位。

那时,执勤环境有了很大改善。大桥两头建起了岗亭,里面装了空调,守桥中队还配了车。

不过,作为跨世纪的青年官兵,他们追求和思考的,显然与父辈们不一样。

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长江上的桥越来越多,各种国之重器、世纪工程轮番上马。曾经的万里长江第一桥似乎从聚光灯里暗淡下来,像一个功成身退的隐者。

经历了短暂的新鲜劲后,站在哨位上的刘斌感觉最多的是寂寞。

在无数个孤独的日子里,每天哨位上日复一日的单调枯燥,让刘斌对自己工作的价值和意义产生了怀疑。似乎属于父辈的荣光与自豪,到他这里已然所剩无几。

直到那天,刘斌执勤时,看到一个货箱从一列驶过的货运火车上掉下来。情况万分危急,险情必须立即排除。他箭步冲到轨道上,拼尽全力一点一点将货箱移开。

刘斌的手和大腿上多处被货箱划破流血,但他全然感觉不到疼痛。

几秒钟后,一列火车疾驰而过。好险!刘斌瘫坐在铁道旁。

“我挽救了一列火车,挽救了成百上千条人命。”他兴奋地将这个消息告诉远在家乡的父亲和伯父。

至此,刘斌开始对自己的工作重新定义。他发现,守桥并非一件简单的任务,也有很多技巧——

从中队到哨位需要爬上228级台阶,从1号哨到2号哨有435步,最容易发生撞击事故的是第6号桥墩,从火车经过的异响可判断铁轨是否出现故障,1号哨附近经常有人翻越栅栏……

只有走近它、了解它,才能更好地保护它。

一家、两代、三人,差不多的年纪,同样的哨位,16年的接续守护。身后的江城武汉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但一代代守桥人的青春在这里绽放,他们用自己的执着与坚守,换来了大桥的长久安全。

晴川阁前,汉阳树下,鹦鹉洲头,千年黄鹤楼。极目楚天,从万里长江第一桥,到如今的白沙洲长江大桥、鹦鹉洲长江大桥、二七长江大桥,仅武汉三镇就屹立起11座长江大桥。

胜景与大桥同框,以两岸三镇的万家灯火为底色。武汉,这座古老的城市正散发出前所未有的耀眼光芒。

65载,小小哨位与大桥的命运紧密相连。从1座桥到11座桥,一座城市的变化与祖国的发展强大相伴而行。大桥见证的是一个时代,是国家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变迁史。

官兵们知道,自己守护的不仅仅是大桥的安危,更是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一个时代的日新月异。

大桥边,夕阳的余晖,映照出浪漫的色彩,令人沉醉。伴随着“咔嚓”的快门声,一对身穿婚纱的新人将最美好的瞬间在这里定格。

相遇与告别

有一种情怀在这里传承

2年前,新兵张浩下连,来到守桥中队。他一直憧憬着,能早日站上桥头的哨位。

桥头哨,是中队在武汉长江大桥上最“繁忙”的哨位——这里离桥面人行横道不足1.5米,每天从这里经过的行人数以千计,来往车辆数万辆。过往行人遇到困难,经常会第一时间向哨兵求助。

如今,已是上等兵的张浩清晰记得,自己第一次站上桥头哨时的紧张兴奋。

“嘟,嘟……集合!”随着领班员凡帅帅一声哨音,哨兵迅速在预定位置列队。

清点人员、整理着装、检查装具、抽点理论、提出要求、哨前宣誓……

“我是一名光荣的大桥卫士,我宣誓:爱军营、爱大桥、爱哨位、爱人民……”每次执勤前,铿锵有力的宣誓声,展示着守桥哨兵的自豪与坚定。

8月3日,武警湖北省总队武汉支队守桥中队官兵在武汉长江大桥上巡逻。王石杰摄

在一个个固定岗哨上,在一次次巡逻执勤中,年轻的守桥官兵与这座大桥相遇,与一个个不同的故事相遇,也与一种不变的情怀相遇。

列兵江锦鹏说:“誓词像座右铭一样,我们牢记在心。每一次宣誓,心中都会充满力量。”

爱大桥,爱人民。对守桥官兵而言,这绝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来到这里,你会真切地发现什么是军民鱼水情。

夏天,他们会搭建遮阳棚,备好茶水,为过往的群众提供歇息之所。

冬天,他们会自发走上大桥,清扫桥上的积雪,便于周边群众来往。

闲时,他们会对大桥进行卫生维护,擦拭护栏,冲洗台阶步道,让大桥保持年轻的容颜……

让哨兵曾令龙最为自豪的一件事,发生在那年2月。一名来自云南的10岁女孩不慎同父母走失。小女孩在熙熙攘攘的人潮中,寻觅了5个多小时还没有找到家人。看到在桥头执勤的哨兵曾令龙时,她主动靠了上来:“叔叔,请你带我去找妈妈!”

“这是人民对子弟兵特有的信任,是对军人最高的褒奖和肯定!”曾令龙自豪地说。

随着夏季到来,长江大桥旁经常有溺亡事件发生。翻开中队的记事册,65年来,他们先后救起数百名落水群众。江水无情,为了救人,有4名官兵将年轻的生命永远留在了这里。

那年清明节,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在家人搀扶下走上大桥。老人在那里一直站到太阳落山,仍然不愿离去。

直到看到下哨的士兵从身边走过,老人的眼泪再也止不住了。她走上前,紧紧握住哨兵的手,用颤抖的声音说:“孩子,请你们一定要保护好这个地方,我的儿子就牺牲在这里……”

那年,湖北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佟文西与姚运才两位老艺术家慕名而来。他们深入中队采风,为守桥官兵创作歌曲,表达驻地人民群众对官兵的褒奖和赞誉——

“爱比江水深,情比江水长,我们守卫在长江大桥上。多少风雨,多少暑寒,赤诚刻在我们的哨位上……”

“呜……”2022年6月1日零时整,伴随着一声悠长的汽笛声响起,一列火车飞驰而过。

从桥头哨位走下来那一刻,哨兵张浩不经意间创造了一个历史——他完成了中队官兵在大桥上最后一次固定勤务任务。

根据上级命令,从今年6月1日起,包括桥头哨在内的几个固定岗亭将不再设哨,而是优化调整为巡逻执勤。

站完最后一班岗,张浩将哨台擦了又擦,然后把岗亭的门窗轻轻锁起来……

“敬礼——”随着中队长丁帅一声口令响起,官兵们对着桥头哨位举起右手,久久不愿放下。

从那以后,这个曾经“繁忙”的哨位终于安静下来。每当巡逻执勤路过时,张浩总会把不舍的目光投向桥头哨。

长河落日,征途如虹。65年风雨守护,一代代官兵信守着对党和人民的承诺。大桥,早已化为守桥官兵的精神图腾。

相遇与告别之间,哨兵与大桥的守望故事还在继续。虽然现实中大桥上的固定岗哨,不再需要哨兵值守了,但守桥官兵心中那座桥——“化身为桥护安澜”的情怀,会永远传承和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