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2022年国民经济开局“成绩单”:中国经济恢复“好于预期”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佟欣雨 责任编辑:尚晓敏
2022-03-24 06:50:56

中国经济恢复“好于预期”

——聚焦2022年国民经济开局“成绩单”

■解放军报记者  佟欣雨

每当夜幕降临,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告庄西双景的星光夜市便热闹起来,民族文化、傣味美食和特色手工艺品等吸引众多游客。近年来,西双版纳大力发展夜间经济,激发文化旅游消费潜力。2021年,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告庄西双景入选其中。新华社记者 陈欣波摄

“国民经济恢复好于预期。”

日前召开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这样总结2022年1至2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比2021年12月份加快3.2个百分点;2月份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9.6%,比上月上升2.9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7%,比2021年12月份加快5个百分点……从数据上看,中国经济呈现暖意。

暖意,不仅停留在宏观经济的数字里,还蕴藏在微观主体的活力中。

在北京,面向中小企业的“专精特新贷”金融产品正式上线,不仅额度高、利率低,还专设审批绿色通道;在山东,农产品保鲜冷链物流基地项目正在火热施工,打通从田间到“舌尖”的运输链路;在海南,鼓励汽车经销企业开设“夜市”,举办展销会,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进村……各地推出的多项稳增长政策同向发力,释放出推动经济复苏的强劲动能。

回升与转型

“灯塔工厂”点亮转型升级之路

如何让一头大象快速奔跑起来?

许多传统制造企业,特别是工业企业,就像一头体型庞大、行动缓慢的大象,在转型的道路上困难重重。

转机来自“5G+工业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不见油污满身的工人,取而代之的是一台台搭载智能传感装置的机械臂;作为工厂“智能大脑”的控制中心将订单快速分发到每条生产线、每台设备、每名工人,实现从订单到交付的全流程数据驱动;上千台水电油气仪表和设备一网通联,能源消耗情况实时监测预警……应用智能制造、建设最“聪明”的工厂,成为许多制造企业转型的选择。

如今,这些企业有了一个新名称——“灯塔工厂”。就像为海上航行的船只指明方向的灯塔一样,这些企业不仅自身实现绿色低碳、数字化转型,还探索形成一批可推广复制的先进经验,为行业培育了技术人才。

在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最新一期全球制造业领域“灯塔工厂”名单中,位于中国的企业超过三分之一,展现了我国智能制造的强大市场竞争力。

这一趋势在2022年开年经济“成绩单”中得到进一步凸显。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至2月份我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4%,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42.7%,生产和投资增速均明显高于制造业整体增速。其中,智能低碳产品增势良好,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太阳能电池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50%、30%和26%。

“数字化转型的主要内容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给制造业生产方式、发展模式、企业形态带来深刻变化,应该说是企业竞争力提升和发展的‘必修课’。”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专家介绍,目前全国“5G+工业互联网”在建项目已超过2000个,包括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在内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向制造业加速融合渗透,特别是钢铁、汽车、装备、电子、石化等工业行业领域,融合创新、交叉创新不断深化。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绿色低碳转型和智能化发展潮流日渐壮大,制造业企业普遍更加重视技术改造升级。数据显示,今年前2个月,制造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27.2%,比上年全年加快13.6个百分点。

稳定与应急

“米袋子”“菜篮子”保供稳价

春耕备耕忙,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部署投放100万吨国家钾肥储备,保障农业生产需要,促进国内钾肥保供稳价;“数字菜篮子”通过在农产品产供销链路推进数字化建设,实现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应急保供、价格监督;价格监管员对米面粮油等重要民生商品价格开展检查及监测,实时采集数据上报……

装满“米袋子”、充实“菜篮子”,保障重要民生商品供应、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是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保证。今年1至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0.9%,低于3%左右的预期目标,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分月来看,1、2月份CPI环比分别上涨0.4%和0.6%,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2%。

国内市场供应特别是消费品相关供应比较充足,2月份生活资料价格同比上涨0.9%。值得一提的是,粮油食品等市场供应充足,价格稳中有降。2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下降3.9%,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

日前,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发布消息称,根据当前国内外市场形势,国家有关部门决定安排部分中央储备食用油轮出,并将启动政策性大豆拍卖工作,以增加大豆及食用油市场供应,在一定程度上缓解2月进口大豆供应紧张的状况。

“根据市场变化,国家及时启动政策性粮食拍卖,目前已累计成交100亿斤,成交率在99%左右,有效满足面粉加工企业的用粮需求。3月初启动政策性稻谷拍卖,进一步增加市场粮源供应。”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新闻发言人秦玉云表示,粮油应急保障方面,目前我国36个大中城市及市场易波动地区成品粮油库存保障能力都在20天以上。各地也正在积极创新粮食应急物流运输方式,加强城市、社区、城际、农村配送有效衔接,形成都市区1小时、周边城市3小时、城市群5小时的“全国粮食135应急保障圈”。

行稳与致远

有基础有条件实现全年经济目标

5.5%。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全年经济增速目标,吸引各方关注。对于这个增速目标,如何理解?如何实现?

“从我们现在面临的条件来看,5.5%的增速不低,但实现5.5%的经济增长也是有基础、有条件的。”付凌晖表示,当前我国经济持续恢复,发展韧性强、潜力大、动力足的特点比较明显。各地区各部门加大稳增长力度,投资、消费、工业增长等领域都出现了积极的变化。

年初这份可喜的国民经济“成绩单”无疑为全年经济发展开了个好头。总的来看,一季度经济运行保持平稳发展的态势仍然能够得到延续。“1至2月份指标变化情况,将进一步增强我们实现全年5.5%增长目标的信心。”

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扩散蔓延,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外部不稳定不确定性加大。尽管面临这些不利条件,国家统计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我国在保障能源等大宗商品供应方面还有很多有利条件。去年四季度至今,我国持续加大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力度,国内能源供给稳步增加。今年1至2月份,原煤产量同比增长10.3%,发电量增长4%,与去年底相比明显改善。

在国内,经济恢复仍不均衡,行业企业地区有所分化,小微企业经营困难仍比较突出,经济持续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对于问题和困难,我们还是要估计得更加充分一些。”付凌晖说,实现全年5.5%左右的目标仍然要付出艰苦的努力。“下阶段,还应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确保经济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