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使我们永葆活力编者按: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我们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正昂首阔步行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经据典、援古证今,赋予典故鲜活的时代内涵,深刻阐释中国共产党初心如磐、历久弥坚的精神密码。央视网《天天学习》特别策划“典”亮新时代系列,与您一起学习领会。
【释义】
《兵要》是诸葛亮从军事实践中总结出的“以法治军”所必须遵循的要领,共十则。《兵要》,从军事纪律、良将品德、用人选贤、将领作风、捕捉战机、打击歪风、杜绝朋党、战术教练、驻防移防、军规军容等各方面进行了论述,是研究诸葛亮军事思想的重要资料。
这段话的意思是,人有忠诚的品德,就好比鱼儿有了水。鱼离开水就会死,人失去忠诚的品德就很危险。所以好的将领都注意保护它,使部卒的志向得以实现,名声广为传扬。
忠诚作为军人的一种道德规范和价值追求,是由军队的特性决定的。服从是军人的天职,是忠诚的表现。古罗马统帅恺撒曾要求他的军队要忠诚地随着统帅的意志走。普鲁士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盛赞军人的忠诚与信念,喻之为“站立在海中的岩石一样,经得起海浪的冲击”。
【解读】
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艰险和磨难,但任何困难都没有压垮我们,任何敌人都没能打倒我们,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必须一心一意、一以贯之,必须表里如一、知行合一,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毁其节。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无数中国共产党人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牢记在心中、落实在行动上,为党和人民奉献了自己的一切。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革命战争年代,无数革命先烈为了远大理想,抛头颅、洒热血,冲锋陷阵、赴汤蹈火在所不辞,面对敌人的诱惑、酷刑和屠刀,宁死不屈,捍卫信念,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深刻内涵。100年来,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已成为中国共产党不断成长壮大的重要经验,深深融入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血脉。
“天下至德,莫大于忠。”对党忠诚,是党章明确规定的党员义务,是每个党员入党宣誓时的庄严承诺、必须终身持守的党性原则。和平年代,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形势,面对整个社会思想价值观念呈现出的多元多样、复杂多变新特点,全体党员更需要擦亮对党忠诚的政治底色。
在这样的环境下,如果没有对党忠诚作政治上的“定海神针”,就很可能在各种考验面前败下阵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党绝对忠诚要害在“绝对”两个字,就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对于一名共产党员而言,对党忠诚从来都不是选答题、多选题,而是必答题、单选题;不是一阵子而是一辈子,不是临阵彷徨而是九死不悔;党叫干什么就坚决干,党不允许干什么就坚决不干,决不讲价钱、搞变通,决不说一套、做一套。哪怕有一点点杂质,都会导致忠诚褪色、政治变质,就会成为被敌人撕开的第一道“口子”。
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是靠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奉献而不断铸就的。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每一名共产党员都要自觉站在党和人民立场上,做到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担责、为党尽责,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在民族复兴伟业中为党和人民竭力奋斗!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