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特写:“共产党就是给人民办事的”——习近平总书记春节前夕冒雪访山村

来源:新华社作者:张晓松、朱基钗、杜尚泽、胡健责任编辑:孙智英
2022-01-28 22:44

“共产党就是给人民办事的”——习近平总书记春节前夕冒雪访山村

新华社记者张晓松、朱基钗 人民日报记者杜尚泽、胡健

农历小年刚过,汾河两岸瑞雪纷飞,大地一派银装素裹。

1月2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冒着风雪严寒来到山西省临汾市,进山村、访农户,为乡亲们送去党中央的关心和慰问,向全国各族人民致以美好的新春祝福。

总书记春节前夕走基层,党的十八大以来已是第十个年头。

十年来,少数民族村寨中、北方边陲哨所上、首都北京胡同里……都留下了总书记同群众在一起的身影。

“我今天到山西来,主要是关心去年灾情对大家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在霍州市师庄乡冯南垣村,习近平总书记对闻讯而来的村民们说。

去年10月,山西出现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强秋汛,全省11市240多万人、480多万亩农作物受灾。冯南垣村是农房受损较为严重的村落之一。

灾后恢复重建和秋冬补种工作进展如何?受灾群众能否安全温暖过冬?无不牵动着总书记的心。

在冯南垣村,习近平总书记一下车,就站在大雪中听取了全省受灾情况、恢复重建情况汇报。

“损毁房屋都修好了吗”“冬小麦补种情况如何”……总书记问得很细。

山西省有关负责同志告诉总书记,灾情发生后,全省重点抓了“解决吃穿住、确保不返贫、关注风雨雪、抓紧种收建”这几件大事,5万多户受损农房已全部修缮重建,冬小麦播种面积还有所增加。

总书记点点头。

雪越下越大,远山浸没在一片薄雾中。沿着村路,习近平总书记缓缓步行,实地察看灾后恢复重建情况。

修葺一新的街道,干净整齐。道路两旁十几户人家,家家贴上了春联、挂上了灯笼,年味十足。

“村容村貌很好啊!”总书记赞道。

村民师红兵一家三代五口人迎出门外,热情邀请总书记到家里看看。

走进院子,迎面两垛金黄的玉米、一笼下蛋土鸡、十几件常用农具、二三十袋清洁煤,收拾得十分利落。

习近平总书记边走边看,顺手掀开墙边一溜大缸的盖子,一一观瞧——一缸蒸好的年馍,两缸新收的小麦。总书记问道:“粮食够吃吗?”

“够吃。”师红兵答道。

总书记先后走进储藏室、厨房,察看年货:生的有萝卜、白菜、猪肉、粉条、苹果、大枣……熟的有豆腐、丸子、带鱼、酥肉……打开冰箱,有菜有蛋;掀开锅盖,刚蒸好的年馍热气腾腾。“想吃什么都有。”总书记笑道。

看完吃的,看住的。

在去年10月份那场强降雨中,师红兵家4间窑洞全部倒塌。在当地政府帮助下,很快就在原址重建了2间新房。

师红兵告诉总书记,2间房,50平方米,重建费用约10万元,其中享受当地补助和各方面援助8.8万元,个人只出了1.2万元。“一家人可以踏踏实实过年了,衷心感谢党、感谢政府!”

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其中一个房间。雪白的墙壁,整齐的地砖,门口一个小煤炉烧得旺旺的,墙边缝纫机上两盆水仙生机勃勃。

桌上摆着白面、红枣、红豆、黑豆,一家人正在制作当地传统节日食品——霍州年馍,总书记洗洗手也加入进来。

一小块白面搓成长条,两端向内一卷,仿佛如意形状,再点缀两颗红枣……总书记三两下就做出一个枣花年馍。

“很吉祥!”看着一家人做出的枣花、登高、兔子、小鱼等各式年馍,习近平总书记赞叹道,“给人年年向好的感受,代表了广大父老乡亲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走出院子,雪渐渐停了。

习近平总书记对围拢过来的乡亲们说:“让我感到欣慰的是,虽然这次灾害很严重,但在党和政府关心帮助下,有你们的自力更生,很快把灾后重建和秋冬补种工作抓了起来。看了你们村,新建的房子质量很好,补贴也到位,老百姓家里年货备得足,很有年味,我心里有了底。”

听了总书记的话,大家不由得鼓起掌来。

“乡亲们在生产生活上还有什么困难,可以提出来。”他嘱咐当地负责同志,“党和政府要继续帮助解决,大家齐心协力,一定要把这个年过好。”

风雪中的足迹,铭刻着一诺千金的分量。

十年前,习近平总书记顶风踏雪来到太行山深处的骆驼湾村、顾家台村看真贫、访真苦,吹响了脱贫攻坚的号角。

五年前,习近平总书记首次考察山西,辗转奔波来到吕梁山深处的赵家洼村,连看三家特困户,发出啃下深度贫困硬骨头的号令。

两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考察山西,深入田间,察看黄花长势,对村民们说,乡亲们脱贫后,我最关心的是如何巩固脱贫、防止返贫,确保乡亲们持续增收致富。

时光无言,绘就恢弘的史诗。如今,摆脱贫困、千年小康的梦想已经实现。

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是总书记此行考察的另一个重点。

离开冯南垣村,穿山岭,过汾河,沿着蜿蜒的道路,习近平总书记一行驱车来到汾西县僧念镇段村。

这个村子属于原吕梁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2014年全村还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75户。通过种植、养殖、林果、光伏产业等多元发展,于2019年12月整村脱贫。

在村便民服务中心,一张挂在墙上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作战图”吸引了总书记的目光。

“作战图”上,清晰列明16个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的名单,每一户的监测识别时间、风险分类、帮扶责任人、帮扶措施、解除风险时间一目了然。

“这个防返贫责任险怎么买?多少钱?”总书记对图中的12项帮扶措施格外关注。

“是由政府统一为脱贫户代缴的,每人每年15块8角。”

“光伏收益救助一年有多少?”

“我们村集体有一个100千瓦的光伏电站,去年收益12万元,70%都用于脱贫户。”

“这个‘汾西防贫宝’是什么?”

“这是由我们的帮扶单位、县政府和社会爱心人士共同成立的一项救助基金,惠及所有农户,对因病因学因住房返贫等情况都保障。”

“什么情况能享受这个救助?”

“在医疗报销、大病救助之外,剩余自付的部分,我们进行阶梯式补助。”

“很好。通过政策兜底,建立了长效机制。”一项项询问下来,总书记心里有了数。

小雪时下时歇,小山村一派祥和喜庆。

沿着平整的水泥路,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村民蔡文明家。

“总书记,冰天雪地的到山沟里看我们。”老蔡十分激动。

“来看看你们,唠唠家常。”总书记面带笑容,令人倍感亲切。

这是一座敞亮的平房小院,面阔五间、四白落地,门口照壁上,彩瓷贴成的一个金色大“福”字,寄托着幸福一家的美好祈愿。

今年61岁的老蔡是村里有名的养羊专业户,2014年开始养羊,2016年底就靠这个产业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这几年,在政府贴息贷款扶持下,老蔡的养殖规模逐渐扩大,门口羊圈里已经有90只绒山羊。前两天又添了3只羊羔,老蔡更是喜上眉梢。

客厅内暖意融融,总书记同一家人拉起家常,询问养羊收益怎么样。

“好着呢,去年养羊纯收入4万多元。”老蔡说。

“除了养羊,还种些什么吗?”

“种了十几亩玉米,主要是用来当羊饲料。”

“儿子做什么工作?”总书记目光转向老蔡的儿子蔡金。

“以前在浙江做推拿。今年打算回到本县发展,自己开一个店。”

“很好,这是一门手艺。”总书记鼓励道。

“现在村里水、电、交通都很好,大家都有事做、有收入,我们赶上了好时代,都是托共产党的福、托总书记的福。”老蔡朴实的话语道出了真挚的心声。

“共产党就是给人民办事的,就是要让人民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一年比一年过得好。”总书记说。

一天天、一年年累积的沧桑之变,见证着幸福光景的来之不易。

抚今追昔,思绪纷飞。

“你们这边是吕梁山,挨着就是黄河了,再过去就是陕西。我插队那个延川县,离这儿也不远,地形也都是这样的丘陵沟壑。黄土高原生活着我们的祖祖辈辈,孕育着我们的中华文明。”总书记说。

老蔡望着总书记,绵绵的乡土情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曾几何时啊!像我们这个岁数的中国人小时候都吃过苦,住在城里的也穿过补丁衣服,我在陕北农村还曾经自己纺线织布。”习近平总书记感慨道,“过去我到农村,看到这样那样让人揪心的事儿,心里很是不安、难过。再看看我们现在的农村,面貌完全改变了,吃的穿的用的都不一样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的温饱问题彻底解决了。”

走出老蔡家的院子,已是一片白雪皑皑,山村沟壑间孕育着丰年的好兆头。白雪覆盖着家家户户的屋顶,衬着红彤彤的窗花,年味更浓了。

村文化广场上,红灯笼挂满树梢,乡亲们打起威风锣鼓、扭起秧歌,一曲《风搅雪》把气氛推向高潮。

“威风锣鼓,好威风!”习近平总书记的热情点赞,引来一阵欢呼声。

走进热闹的人群,总书记同乡亲们谈及此行的感受:

“这次来山西看了两个村,看到大家对现在的生活感到满意,我很高兴。下一步,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已经开启,我们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要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衔接好,使农村生活奔向现代化,越走越有奔头。”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唯一选择就是为人民群众做好事,为人民群众幸福生活拼搏、奉献、服务。这种执着追求100多年来从未改变,多少革命先烈先辈为此付出了生命,为国家建设改革发展付出了多少心血,我们才走到今天这一步。”

展望未来,总书记接着说:“我们就是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代接着一代干,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中国、中华民族就会更加坚强昂扬地屹立于世界东方,就会为全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

坚定自信的话音,久久回荡在山村上空。

(新华社太原1月28日电)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